这故事不用我复述,中国人都知道__教育孩子的经典嘛。
不过细想起来,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却未必都知道要教的和该学的是什么。多年来,我有时候认为我是搞懂了,有时候又犯糊涂。现有我想我总算是弄懂了:原来这故事是说那放羊的小孩太笨了!小孩子千万不可以这么笨的,长大了更不可以这么笨,否则就免不了被狼吃掉的,至少会被狼撕咬得遍体鳞伤__又错了,应该是被撵上山来的大人们咬得遍体鳞伤。
你想啊,你闲得发慌也好,害怕得心里发麻也罢,就你那么一喊,大人们吭吃吭吃地跑上来,却什么也没有,不咬你才怪!聪明的小孩应当是这样的:当你独自在山上放羊的时候,你要静下心来想想你该怎么跟大人说话,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怎么说,都要先想好了,千万不要乱喊乱说!
比如你要说狼来了,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是你千万不能把大人喊上山去,你得等自己下山了才说:“啊呀呀!我今天遇见了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五只、一大群……)狼……”你尽可能地描绘狼的凶恶渲染自己的勇敢,就算你的羊越放越瘦,甚至越放越少,这护羊的模范,打狼的英雄也是非你莫属的!
你还可以把思路放宽一些,不要仅仅局限在狼的身上,比如你还可以把羊撵到大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去——你干脆就别在把精力放在放羊上了,然后跟大人们说你如何如何忠于职守,发明了什么什么独门的技术,以至于你放的羊怎样怎样比别人放的羊要肥而且繁衍得多,当然这是不能说空话的__必须有详尽的书面材料包括表格什么的。
只可惜我聪明得太晚了,最早听这故事形成的错误认识早就溶进我的血液,渗进我的骨髓,于是当我再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有了一些尴尬:我既不愿他们现在和将来如我一样的傻而处处碰壁,又不愿他们如别人一样的聪明而…………我只好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这个故事:“撒谎__啊哈__之乎者也__今天天气___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