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像我们最关心的人身险,就会针对不同的个体,给出不同的保费价格。
这个其实就是保险公司基于每个人的风险给出的定价,如果保险公司觉得一个人的风险比较难测算,则可能不接受其投保。所以,保险,有时候还真的不是你想买就能买。
保险当然是越早买越好,健康的时候投保保费更便宜、承保条件也相对会更好。但不少人对于这个说法嗤之以鼻,“拖”字诀!
产品会越来越好的,我等最好的产品吧。
保险?以后再说吧,等我想买的时候再找你。
年纪大身体不好的才需要保险,我不需要,我身体杠杠的。
有这些想法都正常,毕竟“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没有仔细研究过保险的,不清楚保险该怎么买、保险有什么用。
但是有这些想法却也“很危险”,前面讲到了,同一个产品,你交的保费可能要比同龄人贵,甚至可能你想买都买不了。
/加费、除外、搁置、拒保:
买保险,不是简单的只要我愿意交钱,保险公司就一定会给我承保这么简单,既然保险是一份契约,那就需要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双方同意。
保险公司在收到一份人身险(如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投保申请后,通常会作出这些核保结论:
什么?保险公司非但不“求”我买保险,还要加费/除外/延期/拒保?
没错,人身保险实际上是投保人为未来「不确定」的风险购买的保障,投保人支付保费,保险公司负责理赔。我们去买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会基于我们的身体情况、年龄性别,用精算法则,算出我们投保相应保额要交的保费。而保险费率的厘定讲求公平性原则,投保人交纳的保费应与其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相适应。
当投保时身体已经出现异常,即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率提高了,那么保险公司就有可能给出不同的核保决定。若投保人除了健康异常外,还有其他会增加保险公司理赔风险的因素,比如外借医保卡给别人就医,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都会选择直接拒保,毕竟,健康风险容易量化,而道德风险无法估算。
保险的公平性原则:
保险的机制就是保险公司把投保人的保费收集起来,组成基金。当投保人出现损失,便可从这基金中获得补偿,相当于大家一起分担风险。
因此根据标的风险的高低,收取相应的保费,这对所有人才公平,对基金池的利用才公平。
所以,若经过多番争取,最终得到的核保结果是“加费”,应该庆幸加费就可以买到一份保障全面的保险,应尽快投保。
而假如是“除外“结果,也建议尽快投保,毕竟除外的只是一小部分,身体还有很多其它器官,先把其它保障做起来。
而“等等吧,说不一定过段时间身体自己就恢复好了,到时候或许可以标体承保”这种想法要不得,保险公司给出的“加费”“除外”的承保决定,更多考量的是一个人的长期风险,而这种长期风险,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多时候也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如果真的可以把身体调整好,可以调整好之后再补充缺失的保障。
/列举常见影响买保险的身体异常:
这些身体异常,可能会被加费/除外/延期/拒保。
1 肝功能异常
乙肝病毒携带、小三阳、大三阳:有可能加费
2 乳腺异常
乳腺结节、乳腺囊肿:有可能除外
3 甲状腺异常
甲状腺结节:有可能除外
4 三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可能加费或拒保
5 肥胖
超重,BMI指数过高:有可能延期或拒保
6 精神类
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有可能拒保
/影响买保险的生活习惯:
1 吸烟
对于每日吸烟量指标有限制:超过一定数量可能加费
2 酗酒
对于每日饮酒量指标有限制:超过一定数量可能加费或拒保
/年龄
随着被保人年龄的增加,保险公司赔偿风险也在增加,所以对于年纪比较大的客户,保险公司可能会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如设置购买保额上限、设置投保年龄上限;如重疾险,超过50岁再考虑投保会有比较大的阻力。
/最后
明白了买保险的这些“潜规则”,就知道小银日常念叨“保险趁早买”是句实诚话。已经存在身体异常的伙伴也不必担忧,先把体检报告发给小银,协助推荐适合的产品,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申报宽松的产品,通过智能核保、人工核保来个性化定制。
身体棒棒的小伙伴,也不要太轻视,想着“哥身体好,哥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现在还有大数据风控,有的伙伴在线投保直接被“拒保”了...
互联网大数据风控可能会监视到你的数据有:
贷款还款情况,征信记录;
收入、消费记录;
经济纠纷诉讼、进入失信人员名单、违法犯罪行为;
就医、住院、过往理赔情况;
熬夜情况(经常深夜还在刷手机的注意了)...
真的是互联网比你更懂你。
保险趁早买,先大人、后小孩老人。买了保险不能降低患病风险,记得要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呦。
创作立场声明:有着多年研究香港、内地保险的经验,有一说一,客观中立、认真负责任的保二代小哥。 拒绝一味推崇某一家保险公司产品就是最好的最专业最好赔的无脑推销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