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读书节,今天能看到很多学校举行了读书节启动仪式。场面隆重,领导重视,有优秀学生发言、有领导致辞,有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我不知道发言的领导、负责这个项目的某某主任,有认真读书了吗?参与的老师有阅读的习惯吗?
各种活动目的的确是好的,可以操作性、可实施的价值,怎样呢?
世界纵然是十分精彩,可是精心思考的有几人,匆匆脚步让人们感受到信息更新的迅猛。都说“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不知道走路为什么要“赶”,而不稳稳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呢?
《人民日报评论》正好出一篇文章,《刷屏时代,该怎样读书?》
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
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
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和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
无论是以指墨书香还是视听体验来满足读者的阅读性味,形式不拘。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熟读精思,好学求知。
沉潜体悟,莫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