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里的故事57 2023-05-22

《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里的故事57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The Butterfly Lovers Violin Concerto(简称《梁祝》),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吸取越剧曲调为素材,由何占豪陈钢于1958年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首演

该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向建国10周年的献礼作品首演,由时年仅18岁的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执棒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队协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成为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一次创举。

俞丽拿《梁祝》: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x411g7Dh/?share_source=copy_web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当时的作曲家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

全曲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呈示部(相爱)

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纯朴美丽的爱情主题,然后和大提琴对答,比拟着梁山伯、祝英台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在一段自由的华彩尾声过后,引入了活泼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之后,转入慢板,表现了两人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第二部分――展开部(抗婚)

沉重的大锣和大提琴、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征兆,铜管奏出了凶暴的封建势力主题,独奏小提琴奏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接着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题。这个由副题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与引子发展而来的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乐曲转入慢板,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地奏出了沉重悲切的曲调,描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相会、互诉衷情的情景。

  接着音乐急转直下,以散板、快板来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这里变化地运用了京剧倒板和越剧中板的紧拉慢唱的手法,逐渐形成第二个高潮――哭灵投坟。在独奏小提琴奏出最后一个绝句之后,锣鼓管弦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最高潮。

化蝶

第三部分――再现部(化蝶)

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仙境,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重新奏出爱情主题,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想象??梁山伯与祝英台化成蝴蝶,翩翩起舞。人们歌颂着他们忠贞的爱情。

二、音乐来源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何占豪曾说:“没有越剧就没有《梁祝》”。在多次被问及《梁祝》是谁创作的时候,他回答:《梁祝》绝非仅仅是他与陈钢的“创作”,“它的旋律取自于民间、来自于越剧,可以说是许多琴师、民间艺人共同的智慧结晶。《梁祝》其实是中国戏曲界、中国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

余丽拿、陈钢、何占豪

何占豪在访谈中说过,最初的“小梁祝”缺乏摄人心魄的动人之处,而当时上海越剧名家尹桂芳正演出《红楼梦》,何占豪多次倾听后敬服于尹派唱腔对普通人们的感染力,于是灵感袭来,便写下了《梁祝》的开篇旋律,尹桂芳扮演的贾宝玉的深情唱腔也成就了《梁祝》深情的主题。对《梁祝》来说,也是这样,用情至深音自来。

作曲家将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之后,又被改编成多个版本,有不同的器乐演奏版本,还有各种演唱风格的歌曲版本以及舞蹈、杂技等各种形式的表演。

三、何占豪

何占豪,1933年8月29日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也是一个绍兴土戏世家。以唱绍兴剧维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何占豪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念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想到酷爱戏曲的何占豪最后还是学上了越剧。一次上海之行让何占豪无意中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

青年何占豪

在校期间,他与丁芷若、俞丽拿等同学组成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探索演奏上的民族风格。在创作《梁祝》之前,何占豪已经自己根据越剧曲调写了一个弦乐四重奏《梁祝》,也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原型。

后来,来自西洋音乐世家的作曲系学长陈刚与何占豪合作创作,“中西双璧”碰到一起,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便在火花中诞生了。这首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四、陈钢

陈钢,1935年出生于上海市,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

青年陈钢

陈刚说过,何占豪是从“民族化”起点出发走向《梁祝》,而他则是从“国际化”视角来架构全局的。两人的合作,正好是成功地运用了交响音乐这种“世界语”,来讲述了一个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用奏鸣曲的发展原则与戏剧性的叙述方式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一部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协奏曲,而其感情的中轴线则是全人类共通的人性与爱。

附录.丁芷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揭秘》

60多年前的那个夏初,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大剧院。一群年轻的音乐学院学生,最大的26岁,最小的18岁,成功上演了一部中国风格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

2019年,正值此曲诞生60周年,各地纪念活动不绝于耳之时,也听到一些质询之声。《梁祝》作者到底是谁?

作为《梁祝》创作的参与者之一(首演的乐队首席),丁芷诺一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揭秘》的文章格外引人注目。文章提出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梁祝》究竟是谁的创意?何占豪和陈钢这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轻人,是怎么聚到一起进行创作的?明明署名是何在先,陈在后,为什么有的节目单上把陈放到前面,甚至只写陈一人之名?作为局外人,不明就里的是,这些真相的揭示何以要等到50年后,乃至60年纪念时还要“旧事重提”?其实何、陈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坊间早已知晓,当此之时,人们更关注的是丁芷诺的质疑。此外,何、陈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参与创作?既然是集体创作,为什么署名是个人?演出版本何以要不断修改?

必须提到上海音乐学院两个领导者:孟波,当时学院的党委书记;刘品,学院管弦系党支部书记。从先期的组织策划、创作构思,到后期的修改提高、演出推广,两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梁祝》。

先说刘品。很少有人知道此公。他的专业是长笛,正是刘品萌生了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想法。《梁祝》纪念50周年时,何占豪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刘品老师才是主创人员之一,实验小组是他组织的,“小《梁祝》”(弦乐四重奏)要写成“大《梁祝》”也是在他的动员下写的。是刘品确定了以何占豪为骨干,加上从附中升到院部的丁芷诺、沈西蒂、张欣、朱英等同学,一起构成了创作团队。(注:此时没有陈钢参与)他给大家做了具体分工:何、丁负责创作,张、朱负责收集资料,沈西蒂以及随后加入的俞丽拿、沈榕负责新作品演奏。在院领导三选一确定“梁祝”题材后,何占豪反倒打起退堂鼓,觉得自己没有学过作曲,没有能力把握“小提琴协奏曲”这样大型作品。刘品花了一个晚上,边听何占豪哼唱越剧的各种唱腔,边给何打气说,你们一定能搞出来,这才促使何占豪下了决心。在写“草桥结拜”的爱情主题、也就是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时,刘品对何占豪说,四重奏的爱情主题很优美,但不够深刻。这促使了何占豪重新在越剧题材里发掘深情的素材。

及到演出成功后,报纸来采访时刘品总是悄悄躲起来,电影厂来拍新闻简报,他也把同学们推到镜头前面。直到2008年刘品去世,学校开追悼会,师生们才得知他对《梁祝》所做的事情。若不是丁芷诺《梁祝》50年纪念的文章,恐怕很多人连刘品的名字都不知道。刘品,“留品”也。

再说孟波。当时“实验小组”的学生们经过讨论,确定上报了三个选题:大炼钢铁、女民兵和梁祝。这个事情人所共知。何占豪代表大家写的那封信平静地摊在孟波的桌上。以他的身份,作为十年大庆的献礼,前两个选题足斤足两,得分又得势。选择“梁祝”,则需要胆识和智慧。无人知道孟波勾选“梁祝”那一刻的心情,只是那样一勾,才成就了一部不同凡响的作品。越剧优美的音调与西方管弦乐队水乳交融,在技巧上,独奏小提琴又吸收了二胡、板胡、琵琶、古筝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叙事、抒情,以及人物内心的刻画无不可圈可点。

《梁祝》创作过程照片 何占豪(左)、陈钢(中)

想来这也与孟波的职业背景不无关系。他拉过中提琴,业务精通,深知“梁祝”这样歌唱性强的地方戏曲非常适合小提琴演奏。而且之前何占豪、丁芷诺他们搞的“小梁祝”四重奏虽然不够成型,却有着很好的提升基础。“何占豪既会越剧又会小提琴,只有这个(选题)有希望,另外两个可能希望不大。”后来在《梁祝》的修改上,孟波也起了作用。创作初稿到“英台投坟殉情”就结束了。实验小组到院里演奏给各位领导听,何占豪拉琴,陈钢弹钢琴伴奏。演奏终了,孟波问,为什么没有“化蝶”?何占豪说,人死了不会化蝶,年轻人不相信迷信。孟波表示,要加上“化蝶”,这是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是民间百姓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在他的建议下,创作组才补充了“化蝶”。想想看,如果《梁祝》以“殉情”做结,凄美、惨烈、动容,应有尽有,唯独缺失了绕梁的绵长和余韵。

在说丁善德之前,有必要说一下丁芷诺。按照刘品老师的分工,前三个月,何占豪与丁芷诺一起创作,俩人都是小提琴演奏专业,虽然对作曲不够熟悉,但也下了不少功夫。据丁芷诺回忆,她俩把初稿给刘品看,刘品认为这个初稿“不行”,遂对丁芷诺说:“真要创作一部大型音乐作品,还得要争取专家的帮助。你回去跟你父亲说说,请他来指导《梁祝》的创作,并请他说服他的学生陈钢也参加”。

在浙江温州,何、陈刚好分到一个小队,一起劳动,慰问部队。何占豪就此提出让陈钢参与《梁祝》的创作,但对方没有答应,说是要写毕业作品。当丁善德发了话,才定下何、陈的合作模式。初看起来,何、陈组合可说是互补型搭档:一个擅长中国传统戏曲,熟悉越剧的旋律,又在乐队里拉小提琴,一个受过作曲的系统训练,无论和声还是配器都是何所不具备的。但换个角度看,带来合力的同时,会不会带来一些文化背景、创作思路上的冲撞?都觉得自己在《梁祝》创作中的地位更重要。若是再把家庭背景——知识分子的后人和农民的儿子——考虑进去,也许从一开始,这些差异已经埋下日后纷争的伏笔?话说确立何、陈合作模式后,丁芷诺毅然选择了“退出”,需知之前她做了大量的工作。这种事只能说是高风亮节。

后半段的工作方式:何先写旋律,陈认可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再配钢琴伴奏。随后到丁善德那里去上课,老师指导定稿,再写下一段。整个作品完成之后,陈钢再写管弦乐队配器。何占豪至今记得上第一堂课的情景。丁善德问到协奏曲的名字,何一时语塞。丁善德说,“既然内容是写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取这个名字吧。外国也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很好吗?”《梁祝》的名字就这样决定了。

1959年,丁善德(左一)、何占豪(左二)、陈钢(右二)、孟波(右一)一起讨论《梁祝》的创作

按照何占豪的说法,奏鸣曲式和单乐章结构最先由陈钢提出,最终丁善德拍板。在奏鸣曲式里,后来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多段连缀”的手法,形成了“套曲单章化”这样一种独特的处理手法。如今听来,这种结构方式非常切合内容的表达。首演之后,大家都觉得不错,就想把这个作品推向全国。唯有丁善德觉得还缺点什么,尤其是高潮部分还可以再斟酌。现在大家听到的是修改后的版本,最后铜管的高潮部分就是在丁善德提议修改后加上去的。如此一来,让作品的结尾更为完整。及至作品署名,由于创作过程中吸纳了多人的意见,大家希望署名集体创作。但丁善德不同意。他肯定“实验小组”多人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但必定是何、陈二人做了扎实的基础创作。在那个埋没个人、提倡集体的年代,丁善德坚持写上两个年轻创作者的名字,绝口不提自己,这对何、陈二人日后的创作给予的鼓舞可想而知。何占豪在前、陈钢在后的署名顺序也是丁善德确定的。即便如此,也未能拦住日后的署名风波。

隔着60年的岁月回望,《梁祝》风采依旧,而丁善德、孟波和刘品都已作古。当年初生牛犊的年轻人也都80开外。排头人物何、陈各自虽有其他作品问世,但鲜有超越《梁祝》者。俞丽拿几乎也靠着演录《梁祝》度过了自己漫长而辉煌的时期。除了王西麟先生的小提琴协奏曲外,业界是否还有其他同类的新创作不得而知。何、陈二人的署名纷争,虽经多方调解,道歉也被接受,但心结未解,难免耿耿。“更有人在别人的鼓动下,越想自己越伟大”(丁芷诺原话)。或许这也促使她时隔半个多世纪才不得不说出真相?以便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被歪曲。行文至此忽然想到,假如当事人格局大些,包容多些,多投些精力入到创作,像他们的师辈那样,提携晚生后辈写出比肩乃至超越《梁祝》的作品,岂非乐事?就像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写下的那样:“希望促使你来找我的不是热情,也不是失望,而是理智”。劫波历尽、恩怨难泯的两位老先生,何不见面吃茶谈天,找回昨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青青少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