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说:“教师,首先应该是读书人。”
读书有多重要,我不想赘说。我只想提醒老师们,其他什么职业都可以找个理由不读书,唯独教师不可以,因为你服务的对象是成长中鲜活的生命,你无法用一成不变的东西,应对那些正在生长着的孩子和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你不借助多角度的专业阅读,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刷新,试图靠吃老本混日子,就难免遭遇被替代的命运。正如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所说,你不翻书,生活就会对你翻脸。
也许有人说,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教学事务塞得满满的,根本就没有时间读书。没时间读书,其实这只是一些庸人懒人的借口。在生活中只要认为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爱因斯坦早就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对于教师来说,暑假来临,就意味着有大把大把属于自己支配的业余时间。如果你能以书为友,把这段日子过成“书式”生活,就意味着你开启了最好的修行。
做有方向的阅读
既然阅读是一次面向远方的修行,就必须要厘清朝向。方向对了,才会少走弯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暑假有限的时长,注定了教师无法在浩瀚的书海里走得深远。经常有人问,教师假期里应该读什么书。网络上流传着不少的关于教师职业的推荐阅读书目,这类“广谱式药方”是不是有疗效很难说。我认为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每个老师精神生命的“体质”不一样,“口味”千差万别,所需要擅入的“养分”也不可能相同。
健壮自己的精神体格,最想吃什么,最需要补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的推荐只能算作参考。作为教师的阅读地图,通常由三大版块构成: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人文视野 。 其中,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所具备的核心知识,属于“术”的范畴;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属于“小道”的范畴;人文视野是关于人类的基础知识,属于“大道”的范畴。这三大版块,共同构成师者的精神发育图谱。作为教师,无论哪一个版块有缺失,都会形成盲区,留下遗憾。
每一个有着专业发展自觉的教师,在进行专业阅读时,都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强项和软肋。在软肋处着力,是“补短式”的阅读;在强项上做功,是“扬长式”的阅读。补短也好,扬长也罢,本无对错,关键是阅读者自我认定方向,做出阅读规划。这个规划,一定是结合自己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发展方向进行的“私人定制”,而不是他人能够代劳的。
因此,教师暑期读书最应该读什么书,不是他人说了算,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关键是行走前先确定朝向。
做有营养的阅读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舒适区”。在这个区域里,人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然而,一个人长期呆在舒适区内,很可能会作茧自缚,丧失竞争力。
阅读可以分为休闲型和成长型。休闲型阅读,是典型的在“舒适区”逗留、低营养化阅读的行为。此类阅读,在选择阅读书目时,主要以浅显的、文化技术含量不高的作品为主,因为这样读起来省力。教师的暑期阅读,偶尔喝点心灵鸡汤、读读武侠奇闻也无伤大雅,但如果一味沉迷休闲型阅读,排斥那些读起来有点费力的经典作品,专业成长就无从谈起。
与经典相伴的阅读,可以算得上是成长型阅读。无论是教育经典还是人文经典,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典范性、权威性、经久性品质。与这些传世之作相遇,能够汲取到职业生命、精神生命良性发育的养分。然而,读经典并不轻松,需要有读得进去的耐力,反复咀嚼的功夫,消化吸收的能力。人们常说的“啃书”,多指经典阅读的状态。读书如同去看风景一样,只有经历了不寻常的路,才会领略到无限风光。
有营养的阅读,是读书人与作者相遇、对话的过程。如果能够能在阅读时产生共鸣、共情,是最好不过的。做有营养的经典阅读,需要修炼两项功夫:一是把书读厚。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手不离笔,不断圈点划注,留下阅读的痕迹。遇到疑惑之处,还要通过查阅资料,求得甚解。二是把书读薄。一本书不管它有多厚,对读者的影响最终可能也就是寥寥数语。读薄的过程,就是舍弃枝叶、抓住精髓的过程。读完一本书,形成一个阅读思维导图 ,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读薄”之术。通过批判性的阅读,或者叫做审辩式的阅读,让自己产生“认识”“看法”“观点”“见解”等,这是“读薄”的最高境界。
高质量的有营养的阅读,贵在阅读与生命真正形成互动。 很多人非常抵触阅读后写读书笔记。其实读写是共生的,如果“读”不能促进自己语言系统的改进,不能把自己带进一个澄明的世界,读得再多也不过是两条腿的“书橱”而已。因此,有营养的阅读,不仅要“连滚带爬地读”,“绞尽脑汁地想”,而且还要“挖空心思地用”。真正的阅读,就是将别人的书,读成自己的书。
做有坚守的阅读
有人认为,读书是医愚疗伤。我不太赞成这样的说法。这种观点其实是把书当作了药,于是难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企图“手到病除”。
我觉得,如同吃饭一样,读书应该是一个人生命的习惯,书就是滋养生命的粮食,而不是药。正因为书是粮食,所以阅读需要经年累月地坚持,是一个慢的过程,不要企图一口吃出个胖子来。
古人云:“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如果不花精力读起来,再好的作品、再高明的阅读策略都是白费。全国特级教师陈凯在谈到治学经验时说,优秀教师都是读出来的,他的成长、成功,得益于每天坚持读书不少于30页。也许,随时随地都手不释卷,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每天读上30页并不是难事。如此积洼步方至千里,积小流终成江河。
包括阅读在内的所有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段时间持续不断地坚守。现在网络上流行“21天打卡”的做法,遵循的是习惯形成的基本规律。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老师来说,利用暑期时间相对集中这个机会,借助“21天打卡”,把自己逼上天天阅读之路,也不失为一个良策。要想实现成长,有时不妨对自己狠点儿。
阅读往往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它远离尘嚣,无关喧闹。然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陪伴,是远离孤独最好的方式。在这条充满孤独的路上,如果能有同道中人一起相互激励,相互启迪,就能让步履在彼此的碰撞中变得轻松。因此,教师在开启暑期阅读模式时,不妨向四周张望,寻找尺码相同的人一起,以读书会、微沙龙的方式结伴前行。尤其在阅读一些有难度有坡度的读本时,“阅读共同体”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
新教育认为,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愿更多的老师带着经典一起走进“书式”暑假,在阅读中找到生命的乐趣和价值。请你相信,只要行走在阅读的路上,总能遇上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