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说日子不慌不忙,我们来日方长。
人民日报中说道:“混一天和努力一天看不到任何差别,
但是两三个月以后你会看到气场不同,三五年会看到人生道路不同。”
别人都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形容我们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
但是你真的有可能高估了自己。
哪怕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也不一定是那个能够有资格去撞钟的和尚。
撞钟也是有要求的,什么事情撞几下,时间间隔是多久。
这在古时候没有各种网络传播的年代,靠的就是钟声去传递信息。
不是到达了一定的水平阶段,谁能让你去撞钟?
万一你乱撞一气,要表达出来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别人也听不懂你的意思,你的钟撞的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