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初中化学教育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以寻找教材中与生命教育有关内容为切入点。
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命教育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能力。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
一,寻找切入点
利用化学课程,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寻找切入点,使生命教育逐渐进入课堂。
从教材入手,筛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点,如“火场求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与紧急处理方法”。
“天然气(或煤气)泄露的处理”铅,汞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塑料等形成的“白色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气如二氧化硫等等形成的酸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使温室效应增强等,将有关生命安全方面的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并将课本中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
二用化学发展史渗透生命的教育
教科书中渗透化学史的内容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宽,有化学家,及科学实验,材
料,能源,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适当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也启发学生如何让生命焕发光彩。
三,利用现实案例渗透安全教育
现实案例中,有许多和课本知识有关,适时巧妙地把它们引入课堂教学中,从事件涉及的内容出发,与课本知识联系,渗透安全教育。例如:教师在讲有关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知识时,运用了2004年感动中国杰出人物之一一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女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救了父母的性命的事件,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应对技能。
再如:新装修的住房甲醛超标,大米镉超标,矿物油毒大米,铅,汞等重金属污染等等。
四,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示范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对一些有毒气体的实验进行大胆尝试,防止污染环境。
如在做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爆炸和空气污染等安全问题。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冋时也保护了环境。
比如在学习了“燃烧和灭火”后,注意让学生活学活用。
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安全教育的作业:固体,液体,气体着火了怎么办?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遇到火灾时怎样逃生等等,让学生掌握突发火灾时的自救常识,提高生存技能。
五,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开展安全教育
经常举办如化学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竞赛及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等一些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讲座等渗透安全教育的探究活动学习,得到了安全教育。
例如可以设置“温室效应知多少,缺少营养物质生命之脆弱”“远离有毒物质”“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臭氧空洞知多少”等安全知识讲座或课外活动探索,让学生去学习,去发现。从而让他们走向实际,以此深刻地理解课本中的安全知识,并提出合理建议。
六,把化学教育带入家庭,渗透生命教育
教育学生把化学知识带回家,教给自己的父母。比如,通过防火培训和演练,把知识传授给父母,呼吁家长建立安全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增强家庭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家庭的生命防范能力。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可预测的状况发生,需要家长预知并告知处理方法,使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
许多家庭的家长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这些,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任务。学生把生命教育带回家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就大大提高了整个家庭的生命安全防范能力。
七,探究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生命安全意识。
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2,学生掌握了生命的安全方法,培养了生命安全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使他们堂握安全技能。
如,借助摸拟火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技能。
化学实验室中,学生们用容易得到的废弃的矿泉水瓶作为材料,设计出了经济,环保,安全的防护面罩,安全能力得到体高。
二,教师方面
丨,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探索实践,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家居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安全和吸烟问题的知识,如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实验安全,对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内容,课前能认真设计好实验安全的预案,以防止学生在操作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2,增多了课程资源,提高了教学能力
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教”教科书”变为用”教科书”教,课本己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结合生活中的安全案例,开展探究活动,优化了教学设计,激活了课堂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