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自私的出发点,是作为我自己未来读书成长的一个工具,即做读书笔记,锻炼一下我的写作能力,因为我自小数理化高能,语文残废,尤其是作文,简直惨不忍睹。那么我就在想,既然自己决定开始做读书笔记,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记录下来,何不与朋友们进行分享呢,我没有太多的财富与大家分享,但是知识最大的好处在于,越分享是越多的(我相信,中国的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启航了,不信请看罗振宇,吴军,万维钢,吴伯凡,李笑来,这是知识应有的力量)。人生有限,知识无界,智慧如苏格拉底,尚且不能保证自己说的都是对的,我又算什么呢?于是我愿意抛出这样一块砖头,它不完美,它有很多缺陷,但是用这块砖头不时敲敲脑袋,或许能够启发一些东西,能引出一些玉,这就够了,这是有意义的事。我从来没想到,我会喜欢上哲学,这个大家一谈到都会叶公好龙的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哲学对于普通人,不是追求真理和高大上,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启发人不断思考(思考世界、人生、价值、道德、亲情、友情、爱情、工作、爱好、一切的一切,所以说,哲学是知识大树的根,科学、经济、政治、文学、艺术都是枝叶),养成动脑的习惯,养成对知识的兴趣,养成对智慧的热爱。但是在中国,却沦落为放在书架上装逼的一本本《道德经》、《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国》、《论自由》……
关于幸福这个话题,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人在思考。从几大宗教的创始人,到后来的哲学家,到今天的科学家及统治者,都在不断研究和思考(最近我看过的百来本书籍里,大量出现“幸福”这个关键字,最近热门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里大篇幅分析幸福的来源;比较冷门的大哲学家写的非哲学著作: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罗素《幸福之路》,更是整本书都在围绕这个命题进行阐述)。有认真阅读人类史的朋友应该能够明白,几千年的人类史,有大量我们的同胞是如此地不幸,但是其中也不乏能够幸福度过一生的少数人。所以幸福是可以追求的,但是又是困难的。我这两年阅读了大量哲学、科学、宗教、历史、文化的书籍,原本读书的动机只是为了在自己人生最落魄的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让自己心存一份希望,不让自己继续沉沦、毁灭。莎士比亚说过,生存或者毁灭,这是个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从进化论上看,生物的最基本需求就是生存和繁衍。从形而上学上看,存在是世界最根本的问题。我原先的三十年,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也不知多少次看过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理论,还是没有找到能令我自己满意的答案,直到我真正养成系统性阅读后,我找到了一点感觉。在人类满足基本的生存和繁衍需求后,我们最想要的是幸福。那么真理就不重要了吗?尼采有个观点,我们人类的认知模式和能力是如此的有限,以至于我们离真理是如此的遥远。追求真理,不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这个任务交给哲学家和科学家吧。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所以,我冒昧得出一个结论:对于普通个体,能够达到自身的幸福,他这辈子就算成功了。对于一个足够智慧的人,他是能把握幸福的。大部分人希望不劳而获,所以大部分人最终不劳不获。“你想要幸福这个结果”,就应该先有“追求幸福这个过程”,当你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追求幸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跑到终点是幸福的目标,但是其实我在跑的过程中,就已经体验到无与伦比的幸福,反而我对自己能否跑到终点已不在乎。到此为止,我已粗浅地阐述了幸福的意义,希望对大家能有启发,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