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猫》是四下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作者老舍以拉家常式的独特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全文没有一处直接抒发对猫的喜爱,却又处处充满温情和怜爱。本课设计充分彰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特质,紧扣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带领学生感受老舍语言的独特魅力。第一课时主要聚焦大猫的古怪,挖掘转折词“可是”里暗藏的秘妙和语气词“吧”“呢”“啊”里蕴含的情感,在不断的学力进阶中,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文学审美力,获得系统性的文学感知力,提高创意化的文学鉴赏力,培育具有个人体验性的文学表达力,从而实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双向融合。
假如是我们来写猫,大概会可爱之处,比如外貌,习性等)作家如何写的呢?读第一句话,一定会吓一跳,写猫的可爱吗?不是,是古怪(2)古怪是什么情感?喜爱的情感吗?--古怪是非常模糊的一个情感,无法判断是否喜爱,开篇莫名其妙来一句,引发全体读者的关注,到底我的态度是什么呢?
什么是古怪?(古灵精怪)正常状态下,我们会觉得猫(可爱,温顺,抓耗子勇敢,玩毛淘气,不看人高冷,加菲呆萌等等)这些是猫应有的描述
文中的猫第2段总共有6句,我们一句一句读,读完问自己这只猫正常吗?老实乖--正常,暖和地方睡觉无忧无虑--正常,出去不回来,贪玩--正常,听到老鼠,尽职,猫会捉老鼠--正常,
单看每一句都很正常,那猫古怪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做一个排列,1.2乖。5.6写尽职如果1.2写完,再写5.6,不会觉得猫很怪,如果连起来写,然后再写3.4,不乖的地方这样写,就会觉得古怪起来。这种对立穿插的写作方法,作家只是调整了写作顺序,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古怪。还举例说明,它要是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它什么都怕,它很勇猛。到了第三段,还是古怪,但古怪之中已经带了可爱。
一只普普通通的猫。在老舍的笔下,竟然跟孩子一般古怪可爱,可见他对猫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人也喜欢用和老舍先生一样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比如说。当你淘气的时候。你的奶奶会说?瞧你这个淘气鬼,。当你携带伞的时候,你的妈妈会在身边说:“小傻瓜,快把鞋带系好。”类似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是责备,实际上恰恰表现出来是喜爱之情。这种正话反说的技巧叫“明贬实褒”。名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够更加恰当的表现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具有亲昵的味道。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麻雀,作者冯骥才在文中写道,他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极多,北方人称他们为老家贼,他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只是因为作者不喜欢麻雀吗?反而恰恰相反。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明贬实宝的写作手法,正话反说。恰恰表现出小麻雀的聪明才智以及作者对麻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牛和鹅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文学表达力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重点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杨老师的这节课,它重在促进阅读与表达的相互融合。教学设计和本单元的习作要求相互链接,为学生的这种“明贬实褒,真话反说”写法贯通了一个方法链,从而实现单元语文要素向知识能力的逐步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