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个互联网经济时代,也是一个社群经济时代,无论你是自由工作者、职业工作者还是创业者都离不开社群,更离不开互联网平台。每个人每一天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不同的线上/线下社群,现在职业工作者/创业者也喜欢借助社群的力量进行产品推广,并加强社交的粘性与产品的附加价值。6月24日,拆书帮东莞分享分舵就组织了一场关于社群组织运营的主题拆书活动,这本书叫《运营本源》,现场的主题拆书讨论非常热烈、干货满满。
作为拆书爱好者聚集的拆书帮分舵,本身也是一个公益性的社群组织。《运营本源》是一本顺应互联网思维产生的一本新书。是针对公司管理层、或者要成为公司中层骨干的运营人,基于商业规则与读者一起讨论运营之道的一本书。
一、什么是社群经济?
《运营本源》第三章“新商业模式与运营”中对社群经济是这样描述的。
下文我们讨论的社群经济,将集中在商业社群上,为我们的商业目标服务。所以社群运营可不仅仅是维护几个微信群、QQ群的事情,而是能够为目标消费者创造一个身份,并让消费者们坚信自己隶属于此社群并以此为豪。
相比互联网上的海量用户,社群的用户算得上精准。上面提到了,他们都是有着明确的爱好和需求而存在的,到摄影爱好群去卖镜头,去妈妈群卖奶粉,效率最有保障。
所有的社群经济,在进行商业化之前,大量的工作都是围绕在社群用户关系和黏性的维护上展开的。如何吸引并留住人?内容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法宝,不断地产生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用户关注,最后再进行商业化的转化。因为在社群内产生并传播高质量内容,本来就非常容易引起共鸣和互动,最后再将你脱出普通电商状态下的比价场景,引导进入社群中的身份代入式的体验场景,冲动消费就产生了.
百度文库里面中关于社群经济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发生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
社群组织近年来大肆兴起,比如各社区的广场舞爱好者组织、读书爱好者社群、宝妈群、游泳爱好者群等等,一群因为某个兴趣、某个需求、某种关系而跨越年龄、性别、地域、家族等汇聚到一起的自发型组织,最常见的是QQ群、微信群、贴吧、论坛版块等。
现场拆书的伙伴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参与的社群组织,比如拆书帮、油画群、演讲俱乐部、精读门等组织。
在分享过程中,关于油画群的社群组织运营模式让人印象深刻。画群创始人是一个画家,刚开始天天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画画,慢慢吸引了一些爱好油画的人、围观的人就越来越多,口碑就慢慢传开了。后来,他就组建了油画爱好者群,通过现场画画吸引、口口相传,这个群体就越来越大了,到了一定规模后他就开始教学画画、组织参观自己的画展,定期组织社群活动。
二、社群组织运营如何实现从O到1?
这本书第五章第三节的“4步完成从0到1”的方法论,对于互联网平台或者社群项目创业者来说,尤为重要。
我们确定了切入的市场,明确了我们的目标用户,知道了用户的需求。到了需要运营破局的时候,运营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完成从0到1?
我们曾经在《互联网运营之道》上阐述过大平台做用户运营的三部曲:开源、节流、保活跃。但是,这个套路对小项目的从0到1并不适用。对于创业公司的从0到1过程,我们总结了4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寻找切入点的时候,要从细分市场切入,切莫贪大,但也不能太过垂直;第二步,为这个市场中的用户匹配其核心需求,并设计应用场景圈住他们成为产品的用户;第三步,培养注册用户的忠诚度,防止用户流失;第四步,捆绑最有价值的核心用户,并引导其为产品创造价值。
第一步:寻找切入点,从细分市场入手。有了细分市场,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群体,正如“油画群”的案例中一样, 这个社群的细分市场就是油画兴趣者或者爱好者;拆书帮的细分市场是读书爱好者、演讲俱乐部的细分市场是培训师、演讲爱好者或者需要提升演讲技能的职业者;广场舞社群的细分市场是某个地域的广场舞爱好者。一般来说,细分市场越具体、目标群体就越准确。作为运营着,一定要做出目标群体的画像,比如特征、年龄、地域、兴趣爱好、消费能力等等。那如何获取社群组织或者平台的早期用户吗?
(一)寻找聚集触点。比如“美丽说“”,获取用户的方法非常典型且具有可参考性,其定位的年轻时尚有购物需求的女性群体,具有显著的特征和出没场合,比如时尚论坛、购物论坛,以及以此延伸出的QQ群。大家如果去看其创始人回忆的美丽说起步故事就会发现,美丽说早期就是直接搞定这些论坛版主、QQ群群主帮他们实现社区的传播和用户的获取的。 如果产品有明确的上下游,那么绑定上下游利益,让他们帮忙导入初期用户是最适合的。
(二)建立合作联盟:例如某个面向健身教练的产品,由于直接找健身教练注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些人群太分散,这种行为注定效率太低。因此,这个健身产品负责人直接找到了健美协会和健身教练培训机构,借他们的力量向健身机构提供免费的CRM管理工具,因此迅速获得了大量健身教练的信息和注册。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一个大规模集团的话,那就更好办了。全员BD和全员营销将会让你迅速获得大批量用户。小米就是这么干的,他们的员工甚至恨不得给自己的微博名字后缀全加上“小米”字样。
第二步:为细分市场的目标参与者匹配其核心需求,并设计应用场景圈住他们成为产品的用户。社群组织正因为能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具有同一属性或者需求的人们才能在线上/线下聚集在一起。
当各类组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获得了自己的初期用户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油画群是如何来满足有户的需求呢?兴趣——对油画的兴趣,爱好——对美的追求、对文化艺术精神生活的追求、对释放心灵压力的追求,需求——特长、专业,等等,而画家的画展、现场卖艺、教画画等场景满足了这一群体的需求。 当我们找到了目标用户,也通过有效的应用场景触达了他们,并将他们引导成了我们的初期用户。
第三步:培养注册用户的忠诚度,防止用户流失。有了用户之后,培养用户忠诚度就变成了重要工作之一。因为早期用户大部分是对该产品存在刚需的用户,用户会流失估计是找到了替代品,比如可能去了你的竞争对手那里,这对于创业社群组织或者创业项目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因为你很难再去重新“圈”一遍用户。而后期扩展的非刚需用户本身对于产品功能的容忍度和忠诚度都会更差。所以,除非你让用户找不到替代品,比如像12306这种产品。否则,用提高产品用户体验来提高用户忠诚度和活跃度势在必行。那如何提高用户忠诚度呢?
想要用户忠诚,需要不断增加产品与服务的粘性,增加用户和产品的联系,并引导其更多地投入。在社交媒体时代,比如微博、微信等,用户在网站上有了唯一的ID,有了自己的标签、行为,并能最终形成用户的个性、爱好等,甚至最终能将其线下的关系圈搬到线上,并为其扩展维系更加广泛有利的兴趣圈,用户不断在产品上投入,就是不断提高其舍弃成本。
还有一种舍弃成本的提升,多见于工具类产品中,就是让用户不断使用工具产生用户行为,比如画社群的互动性行为,拆书帮的拆书训练过级,使用痕迹越多,流失的成本就越高,迁移到竞争对手产品上的概率就越低。 越忠诚的用户关系,单个用户价格就越高。例如知乎,因为用户行为会决定给用户推送的内容不一样,所以用户使用得越多,越难抛弃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会给用户黏性更高的产品以更高的估值。
第四步:捆绑最有价值的核心用户,并引导其为产品创造价值。因为在所有产品中,贡献大活跃度高的核心用户是非常稀少的,而且,这些用户决定了其他所有用户的走向,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举个例子来说,知乎上的知乎大神,知乎的问答模式;还有油画群的标杆性人物等。
怎么定义核心用户,取决于平台自己,更确切来说取决于组织的目标是什么。比如是更关注于用户的专业度、活跃度,还是更关注于内容输出,亦或是用户付费的多少,等等。
捆绑核心用户要基于利益。对于核心用户来说,他们首先的需求是圈子内的影响力(精神层面),其次是物质回报。因此,给予核心用户独享的权益,例如产品功能上的独享,或者运营策略上的独享,然后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向更多平台推送他们的内容。最后,可以给版主和核心用户们付费,或者赠送礼品。例如汽车之家的论坛,就为核心用户提供了超级试驾员版块,以及论坛名人堂版块。这部分和前面的提高用户忠诚度一起,应该在产品整体的用户激励体系中来统一规划。
就拿现场学习者分享的“油画群”案例来说,核心用户就是油画深度学习者,不定期输出油画作品。画家将他们的作品拿出来展览,满足了学习者的精神需求;将一部分优秀作品拿出来卖,也让忠诚的学习者产生了物质回报,看不见的内在需求满足,与看得见的物质回报,深深捆绑了这类油画学习爱好者,从而产生了许多良性的循环。
在拆书活动过程中,有些参与伙伴还特别提到了从0到1过程中推广传播的方法与措施,比如宣传推广模型化、网络化(区分微媒体、大众媒体等)、视觉化、故事化以及运营考核化,都是非常好的经验与应用,在后续的文章中,Poul会逐一跟大家探讨分享,敬请留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