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都在表演吗?
每次培训,在听完省级教学能手或者全国语文名师的课后,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有老师对名师专家的课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说名师的课是表演课,根本不实用。有的甚至诋毁名师一辈子就只上那几节自己的代表课,没啥真本事。难道名师的课都是花架子吗?名师的公开课难道就真的不实用,只适合表演?我对这样的认识不以为然。
凡是有这种想法的教师,首先暴露了他们狭隘的眼光和认识,这些教师大多没有参加过大型的赛教,也不愿意去赛教,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教法是最实用的,只要能带出好成绩,就是好教法。这些教师也大多不愿钻研教材,不愿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成天抱怨教育改革的种种弊端。
其次,有这种想法的教师没有一颗谦虚上进的心态。凡是能在众多教师中凭借良好的教学艺术和综合素养一步一步评上教学能手的老师,他们都有着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本领,他们是一群热爱教学,热爱课堂,勤于钻研,不断学习的老师。
诚然,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课堂本身就是一种缺憾的艺术。不是说,每一个承担公开课的老师都能预期把课堂上成他们想要的效果,但是他们却在用每一节公开课为我们传达某一种课堂理念,展示他们对于教材的多元解读,或者引导大家向更好的教学方式学习。
见贤思齐,如果没有谦虚学习的心态,那便不会有什么进步;如果没有积极上进的心态,那便会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酸。
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不愿进步,不愿改变,不愿学习,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落伍的教师自然会找一个躲避现实的借口。
其实,不是公开课在表演,而是我们一些教师在自欺欺人。所以,无论你愿不愿意成为教师中聚光灯下的人,你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那些执着于课堂执着于研究教材执着于专业成长的“能手”们身上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们不断改变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阳光心态,这样你才不会因为教龄和年龄的增长被学生“嫌弃”,这样你才会成为教坛上和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