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就知道这周是父亲节,但没有去关注具体是哪一天。今天早上同事分享了百度百科对父亲节的定义,这才具体的知道,父亲节是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今年的父亲节也就是明天了。
我的父亲离开我已经快12年了,但是对于他带给我的影响却一直在继续。我的母亲没什么文化,只知道在田地里埋头干农活。对于我和我姐的教育基本没有,我记得的,能让我妈笑一笑的事情也就是我能帮着干农活了。为了减轻农活负担,也为了讨好妈妈吧,我从小就特别勤快,干的农活特别多。可想而知,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小女孩,能不贪玩吗?可我的童年,放学后的时间有一大部分都在干农活。洗衣服,做饭是基本的,农忙时节要去田里插秧,除草,夏天的时候要帮忙收稻谷,玉米,黄豆等农作物。要去给牛和猪割草等等。一年四季这些活不管是放学回家还是寒暑假,我都得干,直到上了高中,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学业也繁重了,这才慢慢的减少了干活时间。
所以,我的教育基本来源于父亲。父亲是初中文化水平,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很有文化了。我的记忆力,父亲是高高的,瘦瘦的,因为瘦,本来只有1.78的身高,看上去显得高了不少。父亲是高鼻梁,嘴巴很小,髋骨很宽,额头很大,发际线很高,这就显得脸特别长,因为常年干农活,晒太阳,父亲的皮肤黄中偏黑,但即便如此,他走起路来显得特别精神。小时候,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自己生病,因为父亲会背着我去看医生,我就会靠在父亲的肩膀上,虽然他的肩膀没有肉感,因为太瘦都是骨头吧,父亲身上还有很重的烟味,但在他的背上,我就会觉得特别安心。直到现在我回忆起那些画面,内心都是满足的。
父亲是个特别严肃的人,平时都不苟言笑的,所以骨子里我是怕他的。我害怕看到他黑脸,所以从小我做很多事都是没有自己先想自己的感受,都是会考虑父亲会不会生气。再加上我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很多包容和爱,所以我的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是缺乏勇气的。我以前是没有想明白这些问题的,直到有了娃儿,在学着如何做好妈妈的角色,才有动力去看一些育儿书籍,这才回到自己身上去探究这些问题。
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那一年的秋天,我跟妈妈在树林里收集枯叶和枯树枝,用背篓背回家当柴火,用于烧火做饭。收集完毕,我和妈妈都背着一背篓枯叶,妈妈一个手里还提着一捆枯树枝,因为劳动过后热了,妈妈脱掉了背心,并把背心放在我背的背篓的枯叶上面。妈妈走前面,我走后面,回到家背心不见了。妈妈特别生气,不断的说我,连个背心都要弄丢,怎么不把背篓一起弄丢呢?我特别委屈,爸爸直接要求我原路返回去找,那个时候天已经黑了,我心里特别害怕,因为那一路上很多坟墓的,但我还是原路返回去找了一遍,可还是没找到。我记得在这件事后的几天里,妈妈都不和我说话,我就是不停的帮忙干活,慢慢的她才开始理我的。
当时我就是责怪自己,并没有去父亲母亲身上找原因,现在想想,父亲是可以跟着我一起去找的,这样我也不会那么害怕了。父亲的想法可能是我应该学会独自去承担做错事的后果吧。
记忆里关于父亲的画面不多也不少,他也很少出现在我的梦里。可最近我却时常想起那些点滴。无关其他,那些好的不好的都留在了那个时空里,只要我记得就好。
愿父亲还记得我,可以来梦里看看我。
祝您节日快乐!女儿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