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64期】16/21阅读原创《我真的只能要一件吗?》

64021 郑翠琴

【英】 罗伦.乔尔德 著    范晓星 译

    这本书是参加绘本讲师训练营的时候分发到的礼物,当时粗略地翻了一下,觉得这本书适合小学以上的孩子,因此一直没有选它来与女儿一起共读。昨晚女儿发现了她,强烈要求我与她一起共读。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我想,还是要陪着她一起阅读,在孩子的眼里,她一定会有自己的切入点。

一、观察封面:

      看到书本的封面时,妈妈是窃喜的,感觉这跟自己平时给小朋友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当然,出发点是不想让小朋友见到什么都想买,所以给立了规矩。但是小朋友却对故事的封面有了很多的解读。

      “妈妈,这只鸟很像2”“他为什么趴在地上看苹果啊?”“我知道这个是3,这个是9。”“妈妈这本书是谁翻译的呀?”

      单单一个封面小朋友就能读出那么多的信息,观察到那么多细节。也许是多数的绘本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所以宝贝就顺其自然地认为这本书也有翻译的作者。当指着故事的名字告诉她“故事的名字是我真的只能要一件吗?”她很肯定地说,小朋友买东西的时候只能买一样,不能买太多。

二、画面观察,文字讲读。

    整本书以查理哥哥自述的形式展开,用对话连贯,每一句对话都引导着读者去观察画面,而每一个画面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甚至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可以说是把数学融入到了生活中。

    每一句语言都有相应的数字对应,因此,宝贝很快就能找到我讲读对应的画面。读到第六页的时候,她问“什么叫回想。”我告诉她,“就是停下来想一想前面发生的事情。”

      整个讲读的过程,她的乐趣在于找到妈妈语言里描述的数字,只要能指出相应的数字,她就很自豪。

      故事的结尾处,她突然提出了一个疑问,“妈妈,不是只能要一件吗?”为什么她们的手上有那么多样东西啊。原来,查理和劳拉正在犹豫自己要选哪一样?故事的画面像极了每次去超市挑选东西的她。

三、阅读后的交谈。

      阅读完这本书,我问宝贝,这本书你最喜欢的画面是哪一个,宝贝毫不犹豫地翻到兄妹俩选东西那一页,她说,“因为查理哥哥买了6张徽章,劳拉选了12张贴纸。”生活中买东西的她,每次最满足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吧。

      我想,很多时候,绘本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她可以读者在故事里看到自己,找到认同,找到被接纳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