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题解
孔子用一个著名的比喻,阐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石。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确实应该让不守信的人无法畅行无阻。
人无信不立,丧失了别人的信任,或是对别人不讲信用,最终将陷入孤独地焦灼之中,感觉不到任何的依恃,好比车子没有了铆钉,就不能行走天下。
注释
1.而:如果。
信、信誉。
2.大车:指牛车。
輗,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
3.小车;指马车。
軏;古代车辕和横木相连接的关键。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感想】
信用的重要性。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如果没有了信任,就缺少了有利有效的合作。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需要与他人相接触相关联的,所以信任是基石,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咋说都不听”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信任的缺失呢?不听你的,一方面是逆反,你说的对,我就是不照做,这是怎样的心态呢?有没有因为你所说的道理,至少有部分你自己并没有做到,所以失信于对方,故而对方事事逆反。另一方面,明显的你没有信任度,他人当然不会听你的,不按照你说的做。
“反求诸己”,现在很喜欢这句话,重要的是并不觉着这句话很虐自己,是开心接受的感觉。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我说了那么多道理,自己做到了多少呢?我有没有做到信呢?今天更深刻理解了“先行其言而后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