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今年3月底的成都参加了原始反射国际证书培训班,从中有一些收获与感受,特此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原始反射。按我个人的理解,原始反射就是0-3岁胎儿/婴儿的自动自发的某些本能动作,比如抬头等。这些无意识的动作帮助胎儿/婴儿获得生命资源,但是到一定阶段需要被更高级的身体动作整合。如果原始反射没有得到整合反而一直保持活跃,那么就会干扰到大脑工作效率。
举个例子,当大人怀抱着小婴儿时,小婴儿为了把头抬起来,会把身体往前送和伸展开来以使自己的头部挺立起来,这个动作被称为迷路紧张反射。如果迷路紧张反射一直保持活跃,那么这个小婴儿变成幼儿、儿童、青年、成人以后,都会在抬头或低头时无意识地带动身体躯干的晃动(可能是肩膀耸动或者是身体前倾、后仰之类),即使这类晃动的幅度很小,也一样要占用大脑一部分的注意力,因为大脑要指挥其它器官来配合以保持身体平衡。同时身体的平衡中心也因这些晃动有了轻微的变化和调整,导致与平衡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也需要重新调整。所以一个迷路紧张反射保持活跃的人,会对空间、时间、方向等的判读不准确,到学校上学时就更容易出各种状况,例如低头抬头看黑板抄板书等,学习效率低且出错多,比如看错行抄错字等。
大家了解了什么是原始反射以后,可能就会问怎么判断自己或孩子的原始反射是否还在活跃,以及怎么去整合这些原始反射。而这些就是我这次在成都培训所学的内容。与以往的培训不同在于,原始反射的培训主要是通过在地面模仿小婴儿的动作,用韵律的方式来重新教会大脑和身体放松,然后再精确地去做动作。
从这次培训中我所获得一份最大的礼物就是保持对身体的觉察。当身体出现僵硬或紧张时,我会意识到自己出现了一些紧张,有可能来自身体,比如颈部或肩膀肌肉用力方式不对,或者是来自心理,比如情绪紧张或着急。通过觉察,我逐渐练习让自己保持在放松的状态。
正如老师所言,大脑只有在放松状态之下才会工作最高效,学习的效果和收益才会最大。我在最近几天的乐谱学习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因为音乐节奏感很弱,连拍子都打不对,所以对唱歌之类避而远之。而现在我因为有了这份放松,居然跟着好朋友用了两个上午的时间就学会了唱简单的乐谱和打拍子。而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另外也由着这份放松,我慢慢体会到了“有容乃大”。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他的身体必然也会随之积累了很多的紧张和僵硬。整个人对待事物的反应自然也就难以放松下来,并容易产生冲突和对抗。反之当身体学会用韵律运动方式变得轻松和柔软之后,心灵也容易变得柔软和放松,心理的容量也会变大,对待事情的反应也不会那么紧张了,自然地就会“有容乃大”。
除此以外,我还从培训中获得了许多的礼物,比如对自己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理解和接纳,从而也能更好理解和接纳孩子;比如每天给孩子做韵律运动,帮助我家老大舒缓情绪和压力,以及帮助我家二宝每天晚上秒睡等等。故而,我非常推荐准妈妈都提前去了解和学习原始反射,而家里有小宝宝或上小学的孩子家庭也是非常有必要去学一学的。当然如果孩子各方面发展得都很优秀,目测就不存在原始反射活跃的问题,那父母亲就学不学都可以的。
在此祝愿每个孩子的0-3岁的幼年时光都有足够的户外运动和玩耍嬉戏,帮助他/她整合好原始反射,从而获得良好的身体姿势和足够的内在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