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坚强有力的村干部队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履职尽责划出“红线”、立起“标杆”,也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施工队”,是党在农村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清正廉洁的村干部队伍,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的必然举措,更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
一要以制度规范立“规矩”,筑牢村干部廉洁从政“防火墙”。聚焦村干部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明确“负面清单”,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基层治理的精准施策。当前,农村存在“微腐败”、决策不透明、作风不实等问题,根源在于制度约束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通过明确“不准违规处置集体资产”“不准侵害群众利益”等具体要求,为村干部履职划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为基层监督提供了“操作指南”。要将制度要求转化为村干部的行为自觉,让“按规矩办事”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
二要以能力提升强“筋骨”,打造乡村振兴“全能型”干部队伍。锻造坚强有力的村干部队伍,既要严管更要厚爱。要将刚性约束与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在“管住底线”的同时“提升高线”。强化政治引领,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方式,深化村干部对“三农”政策的理解,增强“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突出实战导向,围绕产业发展、矛盾调解、数字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导师帮带”“擂台比武”等实践锻炼,培养新时代村干部;完善激励保障,落实村干部待遇增长机制,以“星级评定”、“优秀村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事业编”等正向激励措施,让村干部有干头、有奔头。
三要以监督问效固“根基”,构建长效治理“生态圈”。要推动构建“三全”监督体系:全过程监督,将村干部履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和巡察重点,建立“小微权力清单”“三务公开”等制度;全方位保障,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推广“互联网+监督”平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周期管理,对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同时,要注重树立先进典型,通过选树“廉洁标兵”“乡村振兴带头人”等示范标杆,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