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川录【9】
【原文】
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①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天‘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
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②,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什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与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又曰:“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注释]
①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语出《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体,指本原、本体;用,指显现、作用。隐微的理与显著的象,二者统一,没有间隙。无形的理,当以物象来显示其意义和功能,而有形之物,本于无形之理。所谓一源,即源于一理,理为根本。
②掩匿:遮掩;隐瞒。
[译文]
九川问:“当程颐先生说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时,弟子说他泄露了天机。先生的致良知的学说,是不是也泄露了过多的天机?”
先生说:“圣人早就把致良知的学说告诉了世人,只是后人把它隐匿了,我不过使它重新显露而已,怎能说这是泄露天机呢?良知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虽觉察到也觉得无关紧要。
因此,我同不切实用功的人说致知,他们只会不屑一顾,对彼此都没有什么益处。同切实用功但把握不住要领的人谈致知,他们一做功夫,就会感到非常得力。”
先生又说:“知道了才发现本来没有所谓的知,觉察到了才发现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觉。如果不知道这一点,那么良知就会被沦落埋没。”
[解读]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人早就昭示世人的,而且是人与生俱来的,他只是发掘人固有的良知让它放出光明而已,因此不存在泄露天机之说。
《增广贤文》中有句名言:莫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用来规劝世人不要对“致知”的能力等闲视之甚是恰当。大多数的人有个通病,都有一种“远来和尚会念经”的偏见,对自家所有的东西往往轻看了,这也是所谓的“灯下黑”,所以阳明先生特意叮嘱世人要珍惜并善用自带的“格物”能力。
至于用“致知”之学去指点他人,也会有迥然有异的两种结果,没有切实用功的人,去和他说“致知”,也不过是对牛弹琴,无论是对琴师还是牛而言,出现这一场景都是在浪费彼此的感情,故此王阳明说“彼此无益”。这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宗旨也是相通的。你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将世间最精妙道理当做灰尘一样抹去的世人是多如洹河之沙的。而对那些一直在孜孜以求、切实用功的人而言,能加以“致知”之学的指点,却颇像爱迪生那句名言“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中那1%的灵感一样,一点即灵。
最后“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这二句,是王阳明又往形而上的方面去谈了。如果你困知勉行,学知利行之后,进入了生知安行的境界,也就无所谓知,无所谓觉。但如果不知不觉,就难免沦陷、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