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村上春树在《巴黎评论》中的写作方式

村上春树,一个独行者,不喜欢团体、流派和文学圈子,29岁成为一名作家,在日本没有任何作家朋友。和海明威一样,都认为写作是私人的、孤独的。

关于成为作家:

对于成为一名作家,村上是这样说的:“我二十九岁的时候开始写小说,这来得很突然。我想写点儿东西,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写,我不知道如何用日语去写——那时候我几乎没有读过任何日本作家的作品,于是我从自己读过的书里借鉴风格、结构和所有的一切,这些书都是美国或西方的作品,结果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的写作就这么开始了。”

其实这种状态,就是绝大部分写作者的真实状态,我也是这样。想写一点什么,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始,不知道从哪里着墨,于是在知识付费的时代下,到处报班学习。

但是,在这个9月,我想通了一点,其实,写作的开始就是动笔写,不管写得有多烂,动笔就对了。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始,就像村上春树一样,从自己读过的书中模仿、借鉴,最终行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而且,从村上这里更能明白一点: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你看29岁也是正当时。

音乐也对村上春树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爵士乐。“写一本书就像演奏音乐一样:开始时我演奏主题,接着我即兴演奏,最后还有一个所谓的终曲。”曲终人散,写作是一个幻想乐园,故事是属于村上春树一个人的狂欢。

关于写作习惯:

村上开始写一篇作品的时候,并不会事先想好故事的类型和故事情节,他等着故事发生。除非他想写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例如《挪威的森林》,但他基本上不会在动笔前做出选择。

谈到角色塑造,村上说:“当我塑造小说角色的时候,我喜欢观察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对于笔下的人物,我并不事先想好此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只是尽量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们的感受,思考他们将何去何从。对我来说,我笔下的角色要比真实生活中的人感觉更加真实。在我写作的六七个月当中,那些人物就活在我的身体里,那里自有一片天地。”

此外,村上还说:“我每写一本书都会让自己置身于不同的角色中去亲身感受,因为有时候我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而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逃逸,这是一种想入非非的白日梦。如果不能做这种白日梦,写小说还有什么用?”

这里也有给到我灵感,是否可以给自己一些意识流的写作时间,不事先进行故事框架的搭建,也不进行故事情节的预设,只是把自己当成平行世界的另一个自己,站在她的角度行为处事,就像重新活了一次,好像真的可行。

关于写作方式:

一部作品,村上一般会写四到五遍。会花半年写完第一稿,然后花七八个月修改。他是一个勤奋的工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不干别的,只写小说。

当村上进入一本书的写作阶段时,会在早晨四点钟起床,工作五至六个小时。下午的时候,会跑步或者游泳,或者两样都做,然后读一会儿书,听音乐,晚上九点钟就寝,每天重复这种作息,从不改变。

这种重复性的生活真的很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体力,正如村上所言,体力和艺术敏感性同样重要。

而我想要的生活似乎也是这样,起床、读书、写作、运动、音乐、一个人静静的呆着,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但花花世界很是迷人眼,为五斗米还需折腰,但梦想只要坚持,终将实现。

共勉。——2023.09.0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