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内容回顾
讲到工作汇报的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汇报工作进度,让老板对你的工作有掌握感;
第二种类型,汇报成果,让你所做的工作结果被老板知晓;
第三种类型,汇报困难。问老板要资源要帮助要定夺,注意是以“问题-原因-解决方案-各方案利弊”的汇报模式。
本节内容重点
1、一天之中,大约10%的发言是可以事先准备的,而其余90%的发言是随机性的,是需要灵活应对的。
2、大部份人遭遇突然提问事后,无比懊恼当时的回答,觉得“我本来可以说得更好一点”。
3、大多数人的认知惯性:听到问题,需要马上回答,能够不思考就脱口而出,是一种厉害的表现。
4、实际上,从听到提问到实际回答,中间有一段“关键的5秒种”。
5、“关键的5秒种”可以做2件事情:(1)认可对方的提问;(2)澄清(确认)对方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有几点:A、对方感受到尊重,便于把氛围营造成对话而不是对抗;B、搞清楚提问的人到底想知道什么,确保和对方在谈论同一件事情;C、为自己赢得整理思路的时间,提升回答质量。
认可对方的提问
认可,其实是对情绪和事实的接纳。认可需要技巧,否则会让对方产生不舒服的感受。“这是个好问题”,这种说法是拥有更多权利一方对另一方的措词,老板说合适,但反过来你给老板汇报工作时,就不适合了。
认可到底要怎么做?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认可提问者、认可事实和认可感受。
最常见的是认可提问者。“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其他人或许也有同样疑问……”或者“感谢你对我们产品这么关注……”
认可事实。除了认可提问者,还可以认可他提到的事实。你可以再次提到事实或者信息,并评论"正如你提到的……”。
如果你感受到对方提问时带有情绪,你也可以认可对方的感受,说“看得出XX问题让你不满意……”接着可以让对方分享更多的信息,释放情绪。
澄清对方的问题
认可之后,要做的是澄清,进一步确认对方的问题。
很多时候对方提问不准确,你要通过澄清,进一步挖掘对方的真实提问意图。
可以这样回应说,”我不确定是不明白你的问题,你是说……”
或者“你能不能重复一遍问题,更加具体一些呢?”
当然,你也可以让提问的人给出一个例子,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缩小回答的范围,如“你能不能举个例子,具体说明一下问题呢?”
好,基本上经过认可和澄清,你对要回答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回答。回答时,可以灵活运用前三节谭讲的“高效表达公式”,定主题、搭架子、填素材、快速构思的表达。
案例:
假调你是一名销售,有一天你和客户交流,对方突然提问:“我看你们之前合作的客户,好像都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什么大公司在使用你们的产品。你们的产品真的有用吗?”
“XX经理,感谢你的提问。看得出,你真得很重视这次的采购项目。你刚才问我们之前的合作客户,是有什么顾虑吗?(正确回答)
对方回答:“我就是想确认下你们公司的实力。”了解了对方实际关心的点,你就可能继续有针对性地解释,“了解了,其实我刚才提到的合作客户都是业内很知名的企业,他们在细分领域做得非常棒。只不过因为不同的行业,所以您可能不太清楚。比如XX企业,是国内XX领域的龙头企业,他们去年就和我们公司签订了采购协议……”
接着,就可以使用FAB销售结构(属性-优势-好处)进一步讲解。
本节内容小结
这一节重点讲了,如何应对别人突然的提问。在这个场景中,最重要是抓住对方 提问后的“关键5秒钟”,进行认可和澄清,然后再以结构化表达去回应质疑。公式是:认可+澄清+结构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