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被讨厌的勇气》。
每每听到书中的“哲人”说出阿德勒心理学的经典理论,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笑出来——那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喜悦——书里那位“青年”太像曾经极度迷茫的自己——低自尊、不认同自己、内心充满矛盾、别扭地活着。
一边听书,我一边回想……我是如何找回自己的呢?起点就是从阅读和写作,我不断发现自己的弱点,慢慢找回了“我”;倾听遵循心底的声音,不再一味迎合他人,也不再为别人的期待而活,慢慢活成了“我”——一个真正的“我”。
自由
昨晚书中正好讲到“自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身自由或财务自由,而是人际关系自由——也就是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单纯的秘密。
哲人: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讨好
这段话让我回忆起多年前的一次不愉快的出游经历——几个同事约好周末短途游,出发前活动组织者突然托我买水果和零食,说是给大家带在路上吃。我随意推脱了几句,意思是一两天没有水果零食没什么关系,但组织者坚持说:“没有水果不行。同事都住宿舍,周边没有商店,只有你住在市区……”我不好意思再三拒绝,便答应了。
出游那天大家都有说有笑,没什么人会停下吃东西,组织者一个人捧着零食吃了一路,我看了便气不打一处来。下了火车后才发现要走一段很长的路才能到长途汽车站,一行人都轻松地背着背包,只有我一个人傻傻地拖着装满食物的行李箱一路磕磕绊绊走在最后。看到眼前的天桥楼梯我特别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拒绝到底呢?
旅行结束曲终人散,我的善良和付出就像吃完就扔的香蕉皮,没有人记得。
我当时是因为害怕拒绝的尴尬?还是怕别人对我失望?我想取悦讨好别人,让大家都对我满意吗?
事实上,满足别人的要求后换来的不是别人对我的肯定,大多是变本加厉地予取予求——工作之余我好不容易等到假期准备出境游,N个同事托我帮忙带东西。我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旅行归来,除了一句“谢谢”,那些关系本就一般的同事不会因为我满大街帮他们代购,再花力气背回国就跟我亲密起来,下次还会继续找我代买。几次之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地甩出一句:“我是去旅游的,不是去代购的!”
神奇的是,原本关系要好的同事没有因为我拒绝代购就和我划清界限,大家一切如常;而原本那些“点头之交”在我拒绝之后也没有和我翻脸,仍然还是“点头之交”。
不管是尽力满足别人对我的要求,还是索性拒绝,都不会改变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肯定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事不停发生,每一次我都会因为不懂拒绝,最后在一些小事上给自己找不痛快,明明应该很开心的时候我却喜欢闹小情绪,时间久了别人还觉得我“时不时喜欢闹别扭”、个性高冷、不好相处。所以“不懂拒绝”的结果就是费力不讨好,最后受委屈的仍然是我自己。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有的人一次两次就明白了,而有的人花了几十年还没明白,更有甚者,我见过有人一辈子不懂拒绝的。
善良的外衣
以前我一直背着重重的“壳”,背着我明明可以卸载的“沉重负担”前行,我很累,不快乐,但我没有说,因为总觉得说出来别人也会很尴尬,总觉得“拒绝的话他一定会讨厌我吧?”
我一直认为“别人讨厌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为我没有“被讨厌的勇气”,因为我还没有勇气带着“别人的讨厌”生活,我还没有找回自己,还没有找回独自生活的自信。
近几年,从第一次练习对人说“不”开始,我总是“让自己心里舒服”和“让别人心里舒服”之间做着选择题,以前我总选择后者,但现在我基本上都选择前者。凡事开头难,第一次很生涩,到之后就渐渐游刃有余了,我变得越来越善于拒绝,作出让自己更加舒服的选择。
连身边的人都察觉到我的改变,我成了别人口中的“厉害角色”,我总会说出别人不敢说出口的心里话——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我的心依然柔软,只不过褪去了伪善良的外衣,展现出一个更真实的我罢了。我的世界依然如初,身边仍然有爱我的人,也不乏不喜欢我的人,我并不在意。
我终于抛开了重重的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看了我的故事,你还怕被人讨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