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上次我们说道自由其实就是拥有敢于被人讨厌的勇气。而这个夜晚,青年和哲人谈话又将为我们带来两点启发。一个是如何才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另一个则是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话实说,这次的谈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奥秘。相信看完这一章的人对于如何建立人际关系会有不小的收获。
那么话不多说,我们开始。
距离上次辩论结束,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青年再次敲响哲人的门。虽然上次他确实也接受了课题分离的思路。但后来他仔细一想,虽然课题分离的确能减去人际关系的负担。但那似乎也意味着要让自己孤立起来。这显然不是青年想要的自由。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青年上来就抛出了自己的疑惑,他认为课题分离就是一种划清界限的想法。他并不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正确的。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否就是引导人走向孤立的学问。
哲人承认个体心理学这个名称的确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但在英文当中个体心理学的个体指的是不可分割的意思。
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情感以及意识等分开考虑。阿德勒心理学不会把身体症状和精神分开思考,他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好比一个人内心紧张就会出现手脚发抖一样。
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是一个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生气。并不是生气作为一个独立感情存在。如果此时一个人把感情分开来想的话,他就会认为是我的情感让我那么做,或者会说是因为我受到了情感的趋势,然而这些都是人生谎言。
所以个体心理学就是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作为整体来思考。
而其中主张的课题分离并不是将人导向孤立。而是,想要缔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于亲密的话就无法正常对话,当然距离也不能太远。总之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我们现在的人际关系就像是各种线乱糟糟的线缠绕在一起。显然我们要的不是这种缠绕,而是联系。通过课题分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所以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相反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共同体感觉。这是阿德勒心理学关键概念,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记得上次哲人曾经向青年说过要把别人看成伙伴而不是敌人。这次我们再深入地思考一下。如果他人是伙伴,然后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做着贡献。
像这样把他人看成伙伴并且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位置状态,就是共同体的感觉。
阿德勒认为共同体不仅仅是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它还包括了国家或者人类等一切存在。从时间轴上来说包括从过去到未来,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但阿德勒自己也承认,他所说的这种共同体难以实现。
就像哲人一直说的那样,一切烦恼皆源自于人际关系,同样幸福的根本也来自于人际关系。而共同体的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指标。
在英文的单词里,共同体感觉的意思是对社会的关心。然而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最小单位是“我和你”。所以,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因此,我们可以从“我和你”作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哲人说,对自己的执着这个词的意思,说的就是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人除了自私任性以外还有个特点就是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地追求他人的认可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一个总是关注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极其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人,表面上是在看着他人,实际上他的眼中只有自己。当一个人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人,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哲人曾经说过,自由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如果有人认为你不好,那恰巧证明你活得自由。像青年这样非常在意他人评价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虽然他总是在迎合别人,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自己。
青年自己也承认这点,他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但人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用第一视角在生活,所以很难跳出去看待事物,自然也就很难不以自我为中心,关于这点又该如何破解呢?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哲人让青年先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共同体的一员,而在共同体中我们都会寻求归属感,就像工作,交友,婚姻,恋爱等。
总是认为自己主角并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君临于世界的中心。你是自己人生主角,同时也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总是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为他服务,优先考虑他的感受。但这种想法正是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主人公,而不仅仅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所以,他在和别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别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但这种期望其实永远都不会被满足。原因很简单,因为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当期望落空的时候,他们就会大失所望。甚至会非常愤怒,认为别人什么都没有为他做。然后对身边的人产生敌意。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很快会失去朋友。
我们都生活在主观的世界里,所以总是会以自我为中心。倒不是说这有多大问题,只是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是世界地图的中心,而不是世界的中心。
就好比法国使用的地图上,法国就会被绘制在世界的中心。但如果我们从地球仪上看的话,任何地方都可以被当中世界的中心。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无数个中心
所以哲人强调,我们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共同体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在共同体中寻求归属感,这是人的本能。但归属感它必须通过积极的参与共同体才能够得到。而积极的参与就意味着要直面人生的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恋爱等人际关系的课题。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他就不会选择积极的参与。因为在他的意识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我服务,因此自己根本没有必要采取行动。
但是,正因为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我们要主动迈出这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
同时,不要考虑这个人能给我带来什么,而是思考一下,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积极参与和融入。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所以,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则是共同体感觉,而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且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位置。
实际上共同体的范围可以无限大。比如,某人从公司这个共同体中分离出来之后,一时之间会很难接受。但他只不过是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分离出来而已,他还属于其他共同体。无论如何,我们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属于宇宙共同体。
把自己想象成宇宙共同体恐怕比较难。但我们还是要知道,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从而意识不到自己还属于其他更大的共同体。而在别的共同体中你其实都能发挥作用。
共同体还包括了很多看不见的存在,就比如你去买一片面包,都可以联系到很多面包店里的工作人员,以及到小麦或者黄油的生产者,又或者运输这些物品的交通工作人员等等。
但人在寻求归属感的时候,会理所当然地去关注更小的共同体。甚至很多人会陷入到小的共同体里面无法自拔,以至于在一个共同体中受到了伤害就开始自我逃避。
哲人说,首先我们自己要意识到我们属于多个共同体,在一个共同体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们都是那世界的一员。如果在一个共同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话,不妨跳出来选择别的位置。
当我们了解世界之大后就会明白在一个共同体中所受的苦难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跳出来,之前你认为的暴风雨也会变成微不足道。
所以,如果在一个共同体中受到了挫败就选择自我封闭的话,是永远无法跳到别的共同体去寻找别的位置的。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就比如在学校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属于绝对权力的主导者。但是,如果按照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学生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因此,如果有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自然是可以拒绝。
我们要明白,如果是因为持有反对意见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结交,哪怕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生活方式。
总之,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还有更多其他的共同体存在。也许你还没有找到,但它一定在那里。
批评不行,表扬也不行
分离课题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的关系,这次哲人提出了横向关系的概念。
举个例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阿德勒心理学采用的是不可以表扬也不能够批评的立场。
哲人认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就像仰视一样,让人感觉不舒服。
表扬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是在于“操控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这其中并没有感谢和尊敬。
同样,批评也是如此,也是纵向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操控。所以,当纵向关系出现之后,人际关系将无法协调。
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或者反过来去表扬别人,都是一种把人际关系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生活在纵向关系中的人才喜欢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人虽不同,但却平等。公司职员,家庭主妇等等只是劳务场所不同以及人物不同,但他们却都是平等。
人的自卑感也是纵向关系中的一种产物。就像有些人喜好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贬低对方。这就是和对方建立起了纵向关系。因为担心对方比自己强,所以总是贬低别人。目的也是为了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有鼓励才有勇气
之前讲课题分离的时候,哲人说过干涉这个词。也就是对他人课题的干涉。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种纵向关系。正是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通过干涉的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显然是坚信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干涉就是一种操控,就好比父母命令孩子好好学习一样。本身也许是出于好意,但结果就是干涉,因为这是想按照自己的意识去操控对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知道学习的乐趣。然后告诉他遇到困难父母会随时提供帮助。但可惜,很多父母自己都不知道学习的乐趣,却又拼命地逼孩子学习。这样孩子又怎么可能学得进去。
但此时青年也有疑问。如果眼前有个非常苦恼的人,置之不理总归不好。难道这个时候也不进行干涉,什么都不做吗?
哲人说,此时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就好比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一样,这是孩子自己需要解决的课题,别人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做出让孩子好好学习之类的命令。这是纵向关系。
援助是横向关系。这个时候就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能够学习的信心。让孩子知道学习的乐趣。
这种基于横向的援助,阿德勒心理学把它称之为鼓励。
人之所以害怕面对课题,就是因为没有直面课题的勇气。所以,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那么表扬和鼓励的区别到底在哪?之前哲人可是强调过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这也是青年搞不懂的地方。
哲人说,人会因为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越是受到表扬则越是如此。当一个人的表扬对你来说很受用的时候,其实你就等于是承认了纵向关系也承认了自己没有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做出的评价。
如果一个人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他会选择以迎合他人的价值观去生活。而这种生活方式也是青年最不喜欢的。
有价值就是勇气
鼓励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横向关系上,在这之前首先是课题分离。那应该如何鼓励呢?既然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那么还有什么其他招式可以选择吗?
有这么一句话很简单,但我们却很少说。哲人让青年思考一下,如果有位朋友帮助了你,你会用什么话传达“他帮了大忙”呢?答案其实就两个字,那就是“谢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如果你和对方建立的是横向关系。那么你就会很自然以及真诚的表达感谢。
基于纵向关系的表扬确实也能让人感到高兴。但得到他人“你很好”之类的评价,是他人以自身的标准在评价你是好还是坏。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从而妨碍自身的自由。
而谢谢它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产生贡献。
不过青年却认为,当一个人被评价很好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自己的贡献。
但哲人针对贡献这个词,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做出了解释。首先贡献这个词非常沉重。
人怎么样才能获得勇气,答案是在他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就像之前讨论自卑感的时候一样,我们说过那是一个主观价值的问题。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价值的时候,就能够接纳自己并建立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那人又如何才能感觉到自己有价值这一点呢?
非常简单,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自己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答案。
通过对共同体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如果只是别人评价说很好,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只有从主观上能够认为我对别人有贡献,才能体会到自己真正的价值。
所以,讨论已经接近了核心。首先是进行课题分离,就是我选择帮助你,但我不求回报,因为帮助你是我的课题,报答我是你的课题。然后建立横向关系,不求对方的表扬,也不会选择去表扬对方或者批评。这个时候对方就会使用鼓励的言语,我们也是如此。然后感受到自己对别人起到了作用,最终增加了生活的勇气。
只要存在就有价值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以后,青年开始提出反对意见。如果按照哲人所说对别人有用才能体会到价值,那么反过来说就是,对别人没用的话那就没有价值。而那些刚出生的婴儿又能对谁起到什么作用呢?那是否就是说这些婴儿就是没有价值的存在?
就比如青年的祖父常年卧病在床,如果没人照顾他根本就活不下去。他实在想不到祖父这个样子能对别人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按照哲人的理论,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活着的资格。
哲人说,当他让人积极鼓励的时候,有些父母会反驳说自己的孩子实在找不到能对他说谢谢的地方。但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的,因为这是在用“行为的标准看待他人,也就是这个人做了什么这一层面。如果从这个逻辑出发,那么卧病在床的老人确实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哲人强调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因为其存在本身就能表示喜悦和感谢。
就好比青年自己,他可能觉得自己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用处。但如果他发生了意外,那么至少他的父母就不会考虑青年“能做什么”,而是只要他活着就会无比地高兴。实际上,存在就是价值就是这么一回事。仅仅只是活着这件事情上,你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从而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于我们所有人其实都是如此,不要用行为的标准去考虑一个人的用处,仅仅只是平安无事的活着对于我们身边的人来说就是重大的意义。所以,要从存在的标准上去接纳。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虚构一个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减法一样的去评价。就好好比父母希望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个好大学,进入大公司等等。如果跟着这种自己幻想出来的理想孩子去做对比,那么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很多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点的扣分。
真正的做法应该是不把自己的孩子和任何人比,对他的存在心存感激,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一生就够了。不要按照理想的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出发,一点点的加分。
青年认为哲人的这套说法还是过于理想化。什么共同感觉,横向关系,对存在本身表示感激,这些究竟谁能做得到?
哲人则表示,不管谁做不做得到,但必须得有人开始去做。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没关系,那是别人的课题。但这些事情都应该有人开头,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话虽如此,但青年认为,即便自己真的就活生生地存在于这里,但还是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他从小就被父母说没有出息,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长大后到了图书馆工作也只是打打杂货,那样的工作就算不是他,随便找个人都能够完成,他只不过是个提供简单劳动的机器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能够建立起自信,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哲人给出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建立起横向关系,哪怕是单方面的也行
虽然青年说他自己和朋友之间是建立的横向关系。但哲人认为对上司和长辈等其他大多数人,他都是建立起了纵向关系。
这是因为在青年眼里人与人之间还是要区别对待的。但哲人却说无论是建立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都是生活方式的问题。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每个人也会不自觉地有不平等关系的念头,因为毕竟存在上下级
但是我们只能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中选择一种。没办法变来变去。如果你与某个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么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甚至对那些和你看起来等级一样的人,也会用纵向关系去理解。比如,他比我强,另一人则不如我。我还是要听那个比我强的人的意见等等。
反过来说,如果于某人建立起了横向关系,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那么生活方式就会发生重大转变。
青年认为这也过于理想化了,应该很难做到。就像在公司里一样,主管对刚进公司的新人根本不可能像对同等级的朋友一样
哲人说上下级关系确实存在,人与人之间因为位置的不同就会存在差异。但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的主张。就好比,如果上司发出了错误的指令,最终导致任务失败,这种事情应该是谁的责任呢?
当你明知道上司的决策是错误的,你有拒绝的权力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但却没那么做。这是为了逃避其中人际关系的矛盾以及逃避责任。如果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上司,而我们下属要懂得察言观色,那就是被动地建立起了纵向关系 。
青年认为如果不这样的做的话,就要反抗上级。从真实情况出发他根本做不到。
但哲人却提醒他,从他进入这里的那天起,就已经和这位比他年长许多的哲人建立起了横向关系,因为他一直在反驳哲人的观点,毫无顾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所以对于他来说哲人已经是个无可替代的朋友,而对哲人来说也是如此。
这次的辩论让青年感到很痛快,他发现自己已经对辩论有些上瘾。他希望驳倒哲人,或者希望哲人驳倒自己。他已经下定决心。
这个夜晚过得很快。青年起身拜别了哲人。他又得回去好好消化一下今天的所有内容。而哲人表示自己也很高兴,他感谢青年。他让青年消化好了以后,随时过来。
第四个夜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