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一六一】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
来书云: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夫清心寡欲,作圣之功毕矣。然欲寡则心自清,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今欲为此之功,而随人欲生而克之,则病根常在,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若欲刊剥洗荡于众欲未萌之先,则又无所用其力,徒使此心之不清。且欲未萌而搜剔以求去之,是犹引犬上堂而逐之也,愈不可矣。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功也。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
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者,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累,而非克治洗荡之为患也。今曰「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有此病根潜伏于中,宜其有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之患也。
[译文]
信中说:“谈到养生,关键是要清心寡欲。而能够做到清心寡欲,做圣人的功夫便算是完成了,然而私欲减少则自然心会清净,心的清净并不是说要隐居山林舍弃人事以求得宁静、只是要使自心纯为天理而无一丝一毫的私欲罢了。现在要想清心寡欲,就必须在产生处克制私欲,但如果病根不除,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如果想在各种私欲还未萌芽之前便把它们都一一清除,就完全没有用功的地方了,只能徒劳地让自己的心不清净。况且私欲未萌芽之前就去搜寻并清除它,这好比引犬入室而又驱赶它,如此更讲不通了。”
想要使心纯然合乎天理而没有一毫的私欲,才能算是做圣人的功夫。想要使心纯然合乎天理而没有一毫的私欲,就要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这个功夫做到纯熟了,就慢慢会达到无私欲的状态)。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这正是《中庸》的“戒慎恐惧”、《大学》的“格物致知”的修身功夫,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什么功夫。
你说的“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等情况,是为自私自利、将迎意必所累,而不是克制荡涤私欲本身的问题。现在你说“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养生”两个字就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病根,有这一病根潜伏在当中,当然就会产生“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等弊病了。
释疑:
“未萌之先,方萌之际”,正所谓一念发动处,乃做功夫之紧要关头,是之所以如猫捕鼠,如鸡抱卵者也。
屯蒙之交,或复婴儿;需讼之难,恐争以师。
先生一句“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值得深思!先存了个“养生”的心,一切清心寡欲的功夫便都成了外求。欲“养生”,“养生”便是一物,欲之即逐之。说目的是“养生以清心寡欲”,就这“养生”就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根子所在了。
吾侪为学,必先立个圣人之志,然后致良知,勤耕不缀,至于成就如何,是否圣人之名,德功言之不朽,切勿些许思量,只要笃信笃行,诚不自欺,一切尽在不言之妙。
有一丝刻意就是私。刻意谋取声色货利是私,刻意养生是私,刻意为善也是私。此心纯乎天理就是此心和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个境界下,是无思无为,是何思何虑。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要让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不是防患于未萌之先,而是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就是克在它刚要发生之际。你一诚意就把私欲在刚萌动的时候克下去了。舍此之外没有功夫。犹如惠能说自己无伎俩,就这么多。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舍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所谓功夫了。
“将迎意必”这四个字有意思。咱们大伙儿可能都犯这个,这是一个善意的错误,事情还没来,就预先琢磨、设想,做各种预案。有了事情以后,意必固我,必须按照我的意思办。
阳明先生过去是以养生为主的,所以他现在现身说法,说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便是将迎意必的根。今天养生过度,整天都活在怕死当中,虽生犹死。所以养生二字就是自私自利。儒家的讲究是尚情无我,佛教的修行是破我成佛。越以自我为中心,就事儿越多毛病越多,嘀嘀咕咕,反而活在无望的、虚妄的恐惧和忧虑之中。有此病根潜伏在心里头,必然会灭于东生于西,必然会有引犬上堂又把犬赶走。佛教的清净心就是遏制人的妄动的,无明就好像潜意识的暗流在涌动一样,不得清净,就是照心没有占主宰,就出现了这些自私自利的病痛。
批注:
①养生。通常指道家修养。
②引犬。《二程遗书》卷二下(页六下)。不知是程明道语抑程伊川语。》:“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至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故养正者,圣人也。”
③戒慎恐惧。参看第三十七条,注四。
④格物。《大学》经文。
⑤固将迎。《庄子》(《四部丛刊》本,名《南华真经))卷七《知北游》第二十二卷(页五十五下)云:“无有所将(送),无有所迎。”
⑥意必。参看第二十九条,注三。
将、迎,语本《庄子·知北游篇》:“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意、必,语本《论语·子罕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第四章)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