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的困境
企业取得融资的两种方式: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
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原因:
1.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知名度低
2.中小企业取信于投资人的成本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局
美国是债券市场主导的企业融资,美国为中小企业发行垃圾债,面向市场上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者。
德国是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体系由层次的,大银行对应大企业,小银行对应小企业,中银行对应中企业,这种结构更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举例泰隆银行,通过人员蹲点记录人流量,寻访消费趋势,判断经营潜力的评估方式提供贷款,坏账率低。当地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是国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目的。
三、新技术革命
蚂蚁金服和京小袋都是利用自身的大数据沉淀评估中小企业的偿还能力给出的信贷额度。这里互联网的金融方面运用大幅度了降低信息技术的信息获取成本。
它的根本逻辑是网上沉淀的数据使得贷款方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整理工作变得高效和便利,信息的成本下降得非常快。
tip:商铺给顾客的回应速度”可以特别好地预测坏账率。
再仔细想一想,这在经济学的逻辑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网上的店家面临的同质化竞争很厉害,最大的投入就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一个店家给你的回应快的话,就意味着他的人力资本投入会特别多,这家企业的质量就是比较好的,所以违约率比较低,是完全可能的
信息不对称正是金融行业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今日思考】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结合今天的课程,我想请你思考一下,这种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有没有可能彻底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你自己或者说你身边的家人、朋友、亲戚,有没有通过互联网平台拿到融资的案例?
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是没有解决信息的对称性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数字化载体管理运营企业,如果载体上的信息可以真实的反应经营状况,最大化解决银行评估成本,那应该是能解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