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感悟 《其实你很好》
当我看见这本书的时候,我了解到了“正念”这个词语。我先说的是,认识你很开心呢! 最开始认识的是正念呼吸,其实我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正念呼吸不就是在说我们要去觉察自己的呼吸吗?
这个我在其他的书籍上也看见过的,在武志红的视频号里面也听见这位老师提到过的。
其实,再看观看了这本书的后面几页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不只是正面呼吸,还有正念走路、正念刷牙、正念洗澡等等,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正念。
看来还真是我的想法太狭隘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现在了解到了什么是:本能大脑、情绪大脑、理智大脑。
本能大脑:由脑干和小脑组成,是大脑最主要的功能。 我们很多的惯性思维和行为习惯,几乎都来自本能大脑。
情绪大脑:也叫边缘系统,位于本能大脑的外层。 本能大脑和情感大脑有另外两个共同点。第一,两个大脑都在潜意识层面活动。第二,两个大脑做决定的依据都是过去的记忆。
理智大脑:也就是大脑的新皮层,位于情感大脑的外层。 简言之,理智大脑是客观和冷静的,它并不关注那些感觉好的东西,它关注的是那些真的对你好的东西。
通过对代表大脑的不同方式的学习,我了解了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首先,本能大脑帮助我们掌管最基本的身体需求;其次,情绪大脑教会我们追求快乐和舒适;最后,理智大脑最擅长的就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当我有时候感到头痛的时候,我真的很讨厌自己的这个大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会头疼呢?现在想来,可能是本能大脑在向我们发出最基础的身体需求的信号哦!
这也许是在告诉我们我真的真的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呢! 这是一支可以是一支普通的笔,可能,在你看来,这是一支在写字的笔。
当我听见“笔的故事”之后,我发现这不单单是一支笔。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它是“空性”的。 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一句话,让我觉得这不是在讲笔的故事吗?我震惊了。 一个思维本身没有力量,但如果我们赋予了这个思维特殊的意义,它就会变得力大无穷,甚至可以掌握我们的生活。
如何通过情绪来判断情感需求呢?
看见这个标题,我就很好奇,怎么判断情感需求呢?
我先知道了,可以把情绪划分为等级:
一级情绪和二级情绪。
一级情绪:也叫初级情绪或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无须经过大脑思考就可以体会到的情绪。
一级情绪总共有八大类: 愤怒:包括暴怒、愤慨、狂怒、易怒等。 悲伤:包括悲痛、忧郁、孤独、抑郁等。 恐惧:包括焦虑、不安、紧张、恐慌等。 喜悦:包括开心、快乐、激动、骄傲等。 关心:包括接纳、友善、信任、关怀、爱等。 惊讶:包括震惊、惊奇、惊喜、诧异等。 厌恶:包括鄙视、恶心、讨厌、反感等。 羞耻:包括内疚、尴尬、后悔、懊恼等。 体验冲动,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必须得听从这个冲动而去做出相应的行为。
二级情绪:也叫次级情绪或复合情绪,主要是因为对一级情绪的不接纳和主观判断而产生的。
如何区分一级情绪和二级情绪呢?
一级情绪和二级情绪分别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级情绪通常指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而二级情绪通常起的只是防御和掩饰作用。
·一级情绪通常是在潜意识层面,而二级情绪通常是在意识层面。
·一级情绪容易让一个人感到脆弱,因此我们会不愿与他人分享,甚至不愿对自己承认。
二级情绪更容易让一个人产生冲动的行为举止。 与其把情绪当成敌人,不如尝试把它看作是一个信使。
这几天看书有点懈怠了,但是也在慢慢的领悟中。 这几天看书,了解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的想法,比如, 误解:我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之后,我就觉得,怎么建立有界限感的人际关系嘛? 明明大家都是生活在一种酱缸文化里面的,怎么就要来建立有界限感的关系呢?有界限感的关系他是怎样的呢?怎么样才能建立的好呢?并且建立了别人会接受吗?会不会被孤立?
我自己目前学习到的是“三部曲”
第一步,明确自己的人际界限是什么? 为了明确自己的人际界限,需要我们好好的留意并尊重自己的情绪啦! 当有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把注意力向内看,好奇的体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并且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事情导致了这个情绪的产生?这件事情在那些方面触犯了我的个人底线?
第二步,提升个人重要性,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是同等重要的。 我们要意识到“我,和他人是同等重要的。我的情绪、想法和喜好是和他人的同等重要的”。
第三步,和他人沟通自己的人际界限。 最常见的有效沟通方式之一,是由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汤玛斯·戈登发明的,叫作I Statement,即以“我”的角度去陈述,而不是单纯关注在“你”的行为。
好了,到这里就结束了呦!
感谢自己坚持看完,并且写下自己认为有用的分享,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