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心理咨询,它作为一项活动,理论上可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
心理诊断部分,咨询师必须首先搞清楚求助者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求助者的问题;若必要,使用心理测量协助诊断;最后是明确诊断。
咨询师在心理测量部分,从与求助者建立咨询关系起步,继而制定咨询方案和实施方案,待按方案完成之后再对其进行咨询效果的评估和对求助者的跟踪随访。
无论是诊断还是咨询,都必须借助于心理咨询技术来实现。
心理咨询技术的运用,源于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和知识的掌握。
诊断部分——
01.什么问题
所谓问题,是求助者对问题的陈述或咨询师对问题的描述,即案情介绍。
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提问,开场以间接询问而非直接逼问的方式,具体包括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和半开放半封闭式提问。
即:6W1H。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02.严重程度
借助于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的评定方法,从时间、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作出轻、中、重的判断。
持续的时间:不到3个月为轻,3-12个月为中,12个月以上为重。
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求助者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中度者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重度者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
社会功能:轻度社会功能受损者能够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
对严重程度的描述可从三个维度“分别说”,或“结合说”。比如“求助者张三的心理问题,其严重程度在时间上属于重度,精神痛苦程度轻度,社会功能重度受损”;“张三的心理问题严重”——三个维度均“重”。
03.造成原因
从求助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予以归因。
生理原因:性别,年龄,躯体疾病。
心理原因:主要是认知。
社会原因: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生存环境,道德习俗。
04.心理测量
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联合瑞文测验(CRT),中国比内测验。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
要求:必须掌握其结果解释。就是说:当拿到一张心理测验报告单时,能够看懂。
05.明确诊断
心理的死与活:时间维度、眼神互动
活者的正常与异常:郭念锋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李心天: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四类判别标准
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正常者的健康与不健康:许又新衡量心理健康的三类标准
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心理活动的强度、心理活动耐受性、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对不健康者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问题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环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
第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时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第二,不良情绪反应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反应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期许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单就不良情绪症状来看,与上述条件相类似的临床案例大量存在,但我们只要从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和反应是否泛化这四个维度出发,就可以区分和鉴别哪些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哪些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问题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引起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时常形的。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助者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
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在心理咨询临床上,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关键是与(可疑)神经症进行鉴别。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诊断的论述,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冲突时常形的,持续时间限制在半年之内。临床上,社会功能破坏程度,也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予以考虑。如果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后的一年之内,求助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出现严重受损,那么,必须提高警惕,应作为可疑神经症或其他精神障碍对待。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内心冲突是变形的,但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还不能确诊为神经症,那么它已经接近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评分为4-5分。
咨询部分
1.建立关系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任务。
首先,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等对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咨询态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方法,而是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
咨询态度的五要素: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其次,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的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扽工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咨询关系及咨询效果。
2.制定方案
1)商定咨询目标
2)商定咨询方案
3.咨询方案的实施
1)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2)各类心理咨询技术的实施
一般沟通技术: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的技术
专项咨询技术:放松训练、阳性强化法
各种心理疗法:从理论上说,主要是四种,即精神分析及其各种变通理论,认知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理论,系统理论。
精神分析及其各种变通理论:精神分析疗法的理念、流程和技术(基础之咨询心理学第二节,一级第77-81页)
认知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现象学理论:求助者中心疗法
系统理论:家庭疗法的主要流派与分支(一级第99-101页)。
3)克服阻碍心理咨询的因素
多话、沉默、依赖、移情、阻抗
4.效果的评估
1)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2)咨询效果的(近期)评估
评估的时间点、评估的内容、评估的维度或指标、阶段性、全程性分析
3)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4)咨询关系的结束
5.跟踪随访
即远期评估。
1)社会接纳程度的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家属及周围人的观察,咨询师本身的审查
2)自我接纳程度的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求助者口头报告,量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