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格独特导致不合群现象的人,我们往往会觉得他的人格有缺陷,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一个人过于任性而不能于周围的人互相理解达成一致而造成的。但是,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花费了大把时间资本周旋于各种人际关系,然而最后也落得孑然一身。
我们生活中这种“滥好人”随处可见,他们没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坚持,甚至没有自己的脾气。这样的人非常合群,他们乐于服从集体,做一切事情都先人后己,恨不得每件事自己都吃一点亏来让别人受益。也许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喜欢的人,他们善良、积极、友好、周到,但是不要忘记,这样样的人早已经不算是一个同学或同事,而是一个优质服务者。我们都喜欢优质服务者,可是我们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有一个服务者真的是好事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服务者本身就放弃了平等的权利,他的一切委屈求全都是在放纵我们对他得寸进尺,使关系的发展不能稳定。
人们会很自然的认为,服从大众意见是因为没有想法,对事容忍是因为并不在意,默默吃亏是因为并没有付出太多。可是这世上会有几个人是真正的没有想法、没有脾气又不会算计的人呢?每个人作为个体的权利都是靠自己争取的,为了换取别人为自己着想、帮自己争取权利而拿自己对别人的好来当赌注,这样的做法是一个典型的舍本逐末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实现的前提是对方真的懂得自己的诉求,并且帮助自己也有利于对方,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这种事发生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样心思细腻的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反而更加敏感,更会注意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不满日积月累,往往会在某一个节点爆发出来,并且这样的爆发会导致一段关系不可逆性的破损,当每一段关系都因此而崩塌,这个人也会变的一无所有,曾经付出的善意、精力、资本一瞬间全部失效,那么长时间的隐忍完全是无用功。
许多“滥好人”到了这个阶段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最后却没有收获 。实际上他们身边的朋友都是被他们自己赶走的,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还是在于“滥好人”本身,他的处事方式决定了他的朋友圈始终是以消耗式交往,他的朋友最终就会被分成极端好和极端坏两类,如果一直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小圈子里,所谓的朋友们早晚会被消耗殆尽,好在这种人的朋友圈基数大,但也意味着他们短期内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这样的一类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就迫在眉睫了。首先要意识到,性格和三观是两回事,一个性格柔和的人不代表可以和所有人的观念达成一致,这些滥好人和朋友们起冲突的根源问题就在于他们之间的观念根本不一样。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要将朋友做一个筛选,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跟少部分人的交往上面,做一个专一的朋友,对于不合拍的人,没有必要刻意讨好。其次,要改掉忍让的习惯,无论有什么不满一定要第一时间沟通,把对方的过错积累到一定量在爆发出来对对方是不公平的,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也是筛选朋友的一个过程,彼此互相了解才能判断两人之间是否存在导致两人关系破裂的隐患。最后,要认识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小恩小惠用了再多心思也都只是一件小事,没有人会为了小恩小惠而感恩戴德,我们做这些小事的目的是融洽周围关系,还算不上是为了拉拢别人的付出,别人并不当回事,自己也不要当回事。
一个人生命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做到大爱无疆,不要为了失去朋友而懊悔,也不要为了没有朋友而失落,交朋友交的是思想观念,也许我们曾经误认为的朋友,天生就不适合作朋友,早一点认识到这一点,反而早点避免失去。有些人本不必形同陌路,只不过因为对彼此之间过分强求,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