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2021年两会期间,央视名嘴、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到:“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绝不是生理上当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所承担的责任起码占51%,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得先改变自己。"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很多父母,根本不具备教育子女的能力,所以近几年才会出现社会上热议的“毒父”“毒母”“啃小族”等新名词,这些毒父、毒母、啃小族等,不仅让孩子丧失了童年的快乐,还会给孩子的底层人格留下阴影,影响其一生。同时,不良的相处模式还会代代相传。
父母长不大,孩子如何长大?日本作家加藤谛三在他的新书《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中,用丰富的真实案例深入分析了“长不大的父母”的形成原因和心理构造,并提出了终结这一恶性循环的有效建议。这是一本终止家庭创伤的疗愈手册,它将帮助童年受伤的人:认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头;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重建自己的性格、关系和生活;学会更加成熟地做家长,不再把伤害传递下去。
作者加藤谛三,1938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养学部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科硕士。现任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6年11月获日本政府授予“瑞宝中绶章”。著有《稳:自洽地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摆脱不安》《性格中的蜜与毒》《情感暴力》等书。
加藤谛三开篇就提到了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的一个概念“亲子角色颠倒”。所谓“亲子角色颠倒”指的是父母向孩子撒娇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孩子向父母撒娇才合乎情理,如果撒娇这一行为的主体和对象颠倒,就叫作“亲子角色颠倒”。
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会跟孩子一起做自己小时候想和父母做的事。他们把对爱的饥渴感全部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就像孩子依恋母亲一样,依恋着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父母与孩子融为一体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却没有觉察到融合的方向性,不是孩子在寻求与父母融为一体,而是父母在寻求与孩子融为一体。他们更没有意识到行为背后暗藏着他们想对孩子撒娇、想控制孩子的欲望。
所有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都自认为是称职的父母,其实他们都在“攻击”自己的孩子。在面对与自己权力、力量、地位不对等的孩子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依赖、强迫、操控、隐形虐待、施恩图报、假性互惠等行为。
加藤谛三在《长不大的父母》一书中指出,之所以会出现“亲子角色颠倒”,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一个人年少时,由于父母未能满足其基本需求,待他为人父母后,便会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以自我为中心,且带有复仇性质的要求。
第二,母亲如果对孩子漠不关心,又或者孩子长期受到母亲的虐待,那么这样的孩子即便在肉体层面已经长大成年,他们也还是需要母亲,这就是退行需求。这样的人成为父母后,就会借由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退行需求。
第三,许多夫妇通过欺凌孩子来排解对配偶的恨意,从而维持夫妻关系。
第四,为了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许多父母会将孩子牵连其中。因为比起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欺负孩子轻松的多。
第五,一个既恋母又无法与他人建立信赖关系的人,会从孩子身上“寻求母性”。
施琪嘉在她的著作《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里写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遇伤害我们的事情,我们的自我就会停留在当下的年龄,变成一个“内在小孩”。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身体里就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极强的小孩。因为成年人的社会无法满足他们的幼儿是愿望,于是他们便将自己想要撒娇的欲望投射到亲子关系中。
在这种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中,孩子被迫长大,由此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伤害。比如他们心中会产生基本焦虑,无法在心理层面上获得成长。他们就像父母的布偶玩具,即便长大成人也会是一个经不住威胁的人。他们身上的自恋情结会很难消失,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总是非常在意周围人的想法,只是站在人群中就觉得十分痛苦。他们变得无法与人亲近,无法和他人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失去自我,心理异常等等。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作者在本书的第五章“直面真相”中给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搞清楚强迫行为的形成原因。如果人一直压抑着内心真正的愿望,就会变得焦虑。为了逃避这种焦虑而采取的行动,就会变成一种强迫行为。除了依恋自己讨厌的家人之外,他们别无他法。那些不停地告诉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人生中只有家人才有价值”的人,其实内心真正的想法是“我没有自信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存活下去。”高度依赖家人,时时刻刻把家人挂在嘴边,其实是在回避现实。他们并不是真的爱孩子,而是借由“公司不过是无谓的东西,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价值观,忽视公司对自己的工作评价不高的事实。所以亲子关系颠倒的父母不要一味逃避现实,要勇敢正视自己真正的内心,并尝试自立。
第二,如果一个人非常自卑,那么为了逃离自卑感,他往往会美化自己或者通过牵连他人克服自卑感。“亲子角色颠倒”就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牵连他人解决内心冲突的方式。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对孩子而言就像一个戴着“爱”的面具的施虐狂,他们一边依赖孩子、不断榨取孩子的爱,一边自以为自己很尊重孩子。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沙利文曾说“如果我们无法尊重自己,就无法尊重和爱他人。”一个人接受他人、爱他人的程度不会超过他接受自己、爱自己的程度,所以亲子关系颠倒的父母要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明确自己生活的方向和人生的意义。
第三,很多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是为了逃避夫妻关系不顺的事实,而在育儿问题上注入过多的精力。因为如果不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孩子身上,他们就会意识到夫妻关系陷入危机的问题。他们在婚姻中想把配偶变成自己的奴隶,但是失败了,于是他们企图通过颠倒亲子角色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现在很多家庭从社会层面上看非常理想,结果却培养出问题儿童,这大多是虚伪的爱过度所致。这样的父母可以试着反省一下自己和伴侣的关系。
《长不大的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不仅仅是一本对需求不满的父母进行心理剖析的书,作者还希望我们通过这本书能够理解这些父母的心理,进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子女,也是第一次成为父母。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幼儿式愿望,他们的孩子一定可以成长得更加健康,不仅如此,父母自身也能实现进一步的自我成长。学会向前看,用成熟的方式走出童年的伤,不再把它传递下去,过好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从这本书中可以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