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怎么样?”这四个字的另一层意思也尤为重要,它明确了投资人的身份定位和本职工作。即:永远关注事情会怎么样(what)?而不是事情该怎么样(should be)?
这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事件:一类是描述性命题,另一类是规定性命题。
(描述性论题: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我们如何客观的去认知这个世界;
规定性论题: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目的在于我们如何能动性的改变客观世界)
投资者(尤其是被动投资者)更多的处理描述性命题,是清醒的旁观者,他们通过冷静观察,提前预测获得盈利。投资者押注事态发展(把钱交给了他看好的趋势、行业、公司或人的发展;越来越好是一种发展,可以看多;越来越差是另一种发展,可以看空),顺势而无为。绝不会越俎代庖,过多的干涉事态发展。因此,投资者的角色非常像算命先生或者预言家,最大的区别在于算命先生事前收费,提供解决方案。投资者事成收费,不提供解决方案。
好人有好命,坏人有坏命,算命先生和投资者们并不会进行道德审判,那是批判家,鲁迅们的工作。投资者只在当下做预判,做选择。由于客观世界的事态演变发展只有因果,并没有对错。所以投资人可以有自身强烈的价值观,但是他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并不是靠价值观赚钱!而是靠预测的正确性赚钱。因此,每一次亏损都在提示我们,我们错了!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因此,正如芒格所说,投资分析是正确认知世界基础之上的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