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缺乏写作自信心而不敢尝试。
克服误区的策略:
1.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肯定能学会写作。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自证预言”,指的是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比如:当你认定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之后,后面的行为都是用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最终预言就真的发生了。很多人缺少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写作自信心。在内心种下“我一定能学会写作”的种子,并且不断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写作。
2.寻找合适的榜样激励自己。姜淑梅老人原本是一个文盲,她60岁学识字,75岁开始写作,80岁学画画,6年出版5本书,多次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被称为“传奇奶奶”。大家要记住:年龄、学历、职业等都不是借口。要记住: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可以。自信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品质。当你克服了自我怀疑,你的写作之路就成功了一半。
误区二: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放弃写作。
克服误区的方法:
1.直面他人的评价,克服内心的恐惧。我们即使不写文章,也知道一篇好文章是什么样的。我们害怕自己写得不够好,会被别人评价甚至嘲笑,这其实是很好笑的。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从做得不好到做得好的过程。如果不去尝试,我们怎么能进步呢?只有通过不断试错,才能获得快速成长。事实是,很多害怕的事情、恐惧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假想出来的,不是事实。要克服这样的恐惧,就要直面恐惧。你有没有想过——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来嘲笑你。
2.用持续行动回应他人的嘲笑。如果我们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放弃写作,那么三年后我们除了岁数大了一些,还是一样没有成长,浑浑噩噩过日子。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热爱的事情,得不偿失。我们回应他人嘲笑的方式,不应该是放弃行动,而应该是持续行动,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误区三:想要速成,不愿付出时间和努力。
不想付出时间和努力就想快速成功,这是不可能的。你越想速成,就越会浪费更多的时间。选定一个领域,不断深耕,通过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我们终将取得成绩。
误区四:认为写作仅靠灵感,而不注意积累素材。
克服误区的策略:
1.建立灵感清单,随时记录灵感。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任何能触动到自己的灵感都要记录下来。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很容易忘记。
2.及时整理文章和写作素材。看到好的文章,可以收藏下来。但尽尽这样做是不够的,收藏后一定要去整理,把文章拆解,把文章中的案例、金句等摘录出来,分门别类地放到自己的素材库里。
3.随时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素材。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只要会搜索,整个互联网都是你的素材库。如果你在写某个话题时,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可以直接使用搜索引擎来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