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不是歌曲,是成长的青春
原创 大麦茶
那一年,还没有无线耳机、
没有WIFI、没有投屏字幕,
只有午夜电台低沉的声音、
偶尔卡壳的磁带和刚刚流行的CD唱片机,
那一年的晚自习很安静,偶尔会有同学,
在大家奋笔疾书的教室里轻轻地摇头晃脑,
戴上耳机,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
嘴里哼着吐词不太清的G大调,
那一年,所有的流行音乐都充斥着香港电台情歌,
透露着都市情怀的复杂与成熟,
那年,一种“连话都说不清楚“的音乐曲风横空出世,
我听到了一首不一样的歌曲叫《蜗牛》,
记住了一张专辑叫《范特西》,
从那时起,我常常感觉自己就是一只蜗牛,
认为每一次努力最后都会有意义。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
——《蜗牛》
那年的夏天格外炎热,夜晚无限漫长,
常常因为学业繁重,没有假期而倍感疲惫,
我们常赶在太阳之前在操场上睡眼惺忪地做着早操,
也常举着手电筒在熄灯后的寝室外继续背诵,
熟悉的教室经常鸦雀无声,
却在回头的时候看到一排排堆满书的书桌,
以及从来看不到埋在书桌下的勤奋的那些脸,
一次午休时间,校园广播里突然放了一首《借口》,
让很多升学压力下沉重的脸有了一丝鲜活,
那时,窗外40°曝晒下的梧桐树正透过些许斑驳,
我趴着桌上,安静地听着这首歌,
此后,我记住了一张叫《七里香》的专辑。
就算是我不懂
能不能原谅我
请不要把分手当作你的请求
我知道坚持要走是你受伤的借口
请你回头
我会陪你一直走到最后
——《借口》
2005年十一月,一件《黑色毛衣》,
开始成为两个人回忆的标志,
在那个秋风逐渐萧瑟的午夜,
我独自走在校园,戴上耳机,
MP4里面渐次播放着《夜曲》《枫》,
那时候开始知道可以用十四行诗赞美年轻的一切,
也看了一部热血的电影叫《头文字D》,
和一首无奈的《一路向北》,
这首歌一直被我收录至今,
现在已经变成来电铃声和微信铃声,
那年的《十一月的肖邦》,
也成为各奔东西中那段时光的最好见证。
你的崩溃在窗外零碎
我一路向北 离开有你的季节
你说你好累 已无法再爱上谁
——《一路向北》
那一年,来到了一个陌生而充满竞争的城市,
带着希望和憧憬投身到初入职场的懵懂中,
在度过了无数个囊中羞涩以及失眠的夜晚后,
终于在一天晚上,赶在周三电影院半价之时,
去看了一部《海洋天堂》,
当电影最后《说了再见》片尾曲响起,
常年漂泊不定积压的情绪喷涌而出,
一个人坐在电影院将整首歌曲听到了最后,
从此以后,电影院便成为个人的情绪疗愈站。
说了再见 才发现再也见不到
能不能就这样忍着痛泪不掉
说好陪我到老 永恒往哪里找
——《说了再见》
多年过去,依然如初,和大多数人一样,
会在无数的上班下班中偶尔感到麻木,
也会和大多数人一样,
在碰到不同的迷惑时感觉自己的无一例外,
时常感觉人生就像升级打怪,越到后面消耗越多,
但每当熟悉的音乐响起,
思绪便会飘回到那个教室的下午,
那时的未来似乎充满了希望,
人生还未定格,所有一切还待谱写。
有时候,怀念一个少年时候喜欢的偶像,
喜欢一类型的歌曲,
只是为了纪念每个人最初的美好,
纪念那些逝去的青葱时光,
在成长过程中,JAY的歌,如同一个知心朋友,
伴随自己走过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春夏秋冬,
温柔了那些跌撞中不断成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