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珠宝店的老板,手里有一批绿宝石首饰,一直不大好卖。
为了卖掉它们,老板用尽办法,把它们放到更显眼的展示区,唤起人们的注意——没用;她甚至让销售人员使劲“推售”——也没用。
这天她要出去进货,出发前,她给负责的售货员潦草地写了一张字条:“本柜的所有物品,价格乘个1/2。”意思是想亏本也要把这批货卖出去。
几天后,她回来了,发现所有的东西都销售一空。所有首饰都是按原价的2倍卖出去的!
原来由于自己的字迹太过潦草,雇员把“1/2”误当成了“2”。
珠宝店的老板彻底糊涂了。为什么东西涨价了,反而卖得好呢?
店员的无心之举,触发了人们的固定行为模式。
西班牙斗牛,斗牛士舞动手中红布,牛看见晃动的红布,就会朝红布发起进攻。
牛看见红布进攻,就是固定行为模式。红布就是触发牛进攻的开关。
“一分钱,一分货”这个规则,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被验证。贵=好成为“范式”。绿宝石价格上涨,代表贵重,代表值得拥有。
绿宝石事件中,上涨的价格就是触发开关,贵重物品值得拥有就是人们的固定行为模式。
固定行为模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经过生活的检验是有效的和必要的,貌似机械化的过程。
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人们的这种行为模式,常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唯利是图的商家,节日促销,先把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然后再打折,这样就可以按商品的原有价格或高于原价卖出 。
这里不良商家,灵活运用了贵=好,这个触发点,利用了人们贪便宜的心念。
了解掌握了人们的行为秘密和开启这些秘密的触点来开关,甚至能轻易使人顺从,乖乖就范。
房产中介,带买房者看房,总是首先给他们看价格贵但房型不好的房子,这些房子是所谓的“垫底货”,再给他们看真正要卖的房子。这样买房者往往会很惊喜。
这就是《影响力》一书中第一章的内容。绿宝石的故事写在书的开篇。
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对世界最大的影响是他的这部著作。巴菲特和芒格向他们的股东只推荐了一本书就是这本《影响力》。为了完成这本书,西奥迪尼卧底三年。
书作者被评价为“当今世界最出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