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真有味道。不知道作者是谁,反而成了一件好事,让这两句诗像江上捡到的一块温润的玉,没有名款,质地却一等一的好。
我们先看第一句,"寒江近户漫流声"。妙就妙在那个“漫”字。江水的声音,不是“急”,不是“奔”,而是“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它不尖锐,不激昂,而是持续的、弥散开来的、几乎没有起伏的低吟。因为它“近户”,所以这声音是躲不掉的,它像一种背景音,渗透进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包裹着你。而江水又是“寒”的,这声音便也带上了冷感,像是时间本身在耳边流淌,带着一股子冷清和寂寥。
如果说第一句是听觉上的包裹,那第二句就是视觉上的骚动。"竹影临窗乱月明"。这句更绝。月光本来是静的,是“明”的,是清辉一片,洒在地上,窗前,应该是安详的。但“竹影”来了,风一吹,竹子摇晃,它的影子便在这一片皎洁的月光里“乱”了起来。一个“乱”字,把静态的画面彻底写活了。原本宁静的光,变成了闪烁的、破碎的、不安的光斑。
你看,这两句诗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场域。屋里的人,大概率是睡不着的。他的耳朵里,是那永恒而寒冷的江水流声;他的眼睛里,是那被风搅乱的、明明灭灭的月光。一个声音恒定,一个光影变幻。一个代表着永恒的孤寂,一个代表着当下的心乱。
这完全是一种亲历的、沉浸式的感受,不是靠想象力能编出来的。诗人没有说一个“愁”字,也没有喊一句“我好烦”,但他内心的那种静不下来、又无处可逃的微妙心境,全被这一声一影给泄露了。这是一种高清的孤独,每一个像素都写满了心事。
日月朝暮丨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