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又是一年芳草绿,海棠又开满了街,清明这个假期疫情总体稳定,温度不冷不热,没能回家过年的很多人坚定得踏上了回家路。

我们离家不远,但是平时娃她爸单休又拖着两个小孩子也难得回老家一趟。今年清明婆婆要回家烧纸祭扫,难得的是这次没有心疼她儿子工作忙,没有担心路远她儿子开车技术不好,同意了全家一起回老家。

婆婆的父母去世多年,家中有哥哥和侄子们,她的“回家”其实是做客,老牌姑太太了,回去烧个纸姐妹聚聚吃顿饭,家中已没有她的任何痕迹,儿时的庭院翻了新,墙上的照片都是侄子家的孩子,熟悉的人多半老去或者嫁到别处,她心里的家当然在夫家,在儿子孙子那里。

老公的老家和我的娘家一村之隔,我们一样早早出去上学多年又留在市里工作,他回老家的心没那么迫切与强烈,他是那种即使两三年不回家他也不会说想家了,婆婆没跟我们看孩子之前跟着小叔子生活,老公十天半个月也不会想起来给家打个电话问问爸妈聊聊近况,好像他的爸妈永远不会老,永远不需要他,经常要我提醒他才打个电话。我常说他才是那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2019年之前,我常想我的家,家里有疼我的奶奶,有我熟悉的乡亲和他们的家长里短。奶奶两年前的那个清明时节走了,我的乡愁也像断了线的风筝,纵使父母在也觉得家的温度低的好多,回家住上一两天也觉得各种不方便,还担心孩子因为环境和习惯改变会生病。

家,是一个你住久了习惯了又能掌控一切的地方。我知道婆婆虽然跟我们看孩子,也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生活,但她心里的家还是在老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