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所好

 《礼记·缁衣》:“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也就是说下面的人喜欢学上面的言行,在很多时候,不是顺从其下达的指令,而是跟随他的言行行事。上面的人喜欢某件事与物,则下面的人就更加喜欢和痴迷于上级所喜欢的事与物。比如说,某单位新来的领导喜欢打球,则会有很多人也会去努力的学习打球;领导喜欢打牌,则会有很多人去醉心于打牌,以便有机会和领导沟通;甚至有的领导喜欢女人,下属会想法设法的满足领导的欲望,而领导三令五申的安全与生产可能就只会去应付了事。

  齐桓公喜欢紫衣,整个齐国人都喜欢去穿紫色的衣服,当时五件白衣还换不了一件紫衣,都因为齐桓公喜欢穿紫衣,即使齐桓公下令不准穿紫衣,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他问管仲,如何才能够让百姓不穿紫衣?管仲说,如果你说你讨厌紫色,并不再穿紫衣,那么,民众自然会不穿紫衣了。于是,齐桓公不在穿紫衣,且告诉大家,他讨厌紫衣和它的味道,很快,齐国就没有穿紫衣的了。还有,楚王好细腰,弄得朝臣一个个面黄肌瘦如非洲难民,上朝的时候,都要扶着墙走。吴王好剑,国士轻死等等足以说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样的规律也被打破了。上有所恶,下必甚焉;上有所善,下必色取仁而行违。上级下发的政令,在下级手里总会阳奉阴违。譬如,禁止楼堂馆所大吃大喝,下面就会把食堂搞得金碧辉煌,在食堂里延续其奢靡的享乐。好在德风劲吹,让那些不检点的人认识到天气的变化,在新的环境中,自己的私欲已经无法遁形,方渐开廉政之风。吃喝如是,公车如是,行政作风如是!习惯的改变是一种很艰难的过程,贴别是私欲的养成,欲节其欲是艰难的。浅表的恶还是容易涤除的,潜置于心的恶是很难根除的,矫枉过正在很多时候还是必须的,正如大病需要猛药治一样。

  刘备临终对儿子刘禅说: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而现今社会有多少人反其道而行之?恶不及罪,自以为是聪明;善无所陈,自以为得了大便宜。大道甚夷少人行,众人熙熙挤邪径,孝悌成云烟,私欲无所惩,坏人变老,德风无力,孝悌忠信成往事,居然有所谓的学者称现代社会不需要古老的文化,他们需要什么?

科技再发达,不过是促进物质的极大丰富,而一个人对饮食住行的需求是有限的,而精神上的追求与富足则是无限的,逐本求末是今人有意无意犯得错误。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上有所好,就有道而正焉,则可德风徐徐尽沐众生,民德归厚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智品》明代樊玉冲编写的一部权谋书,与《益智编》、《智囊全集》、《经世奇谋》合称“四大智书”。 明代樊玉冲编写的一...
    汉唐雄风阅读 7,897评论 0 0
  • 现在,我也遇到了一个问题,读英语读得快,理解得也快,读汉语,句式太灵活,理解得慢,而且最近发现,现代人写的都是废话...
    玩哲阅读 7,318评论 4 67
  • 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今天,我发现了磁铁所在的奥秘。别着急,瞎着急也没用,听我给你...
    姚辰辰阅读 826评论 0 6
  • 进入涉县界,就进入了山区,那里山连山绵延起伏。涉县县城去过很多次,但深入县城周边的山村还是头一次。在当地友人的带领...
    天高云淡_422c阅读 1,002评论 2 3
  • 六一节,阳城茹氏蒙学堂的校长茹国兴,为大班优秀的孩子颁了奖。虽说只是一次颁奖,却燃起了他们信念的火炬。相信在未来的...
    刘爱国阅读 64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