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的啟迪

技术没有奇蹟,一吹、染,一剪、烫,都是沉潜与磨励,且更需要时光的沉淀。

由衷佩服日本技术专家 吉谷丰谈"技术力"。将他对「技术」这两个字的诠释,重点式的把它整理下来,提供手艺人用心推敲、看字入心。

当然,沉浸在美丽行业也有20多年的时间,我对技术力的认知也有其看法,年年的体会也不同,同步把它写在里头。

01、对消费者对美的需求,能帮助他(她)解决问题,能满足需要的一门专业。

02、只有在符合环境以及时空背景,被应用后,技术才会产生效益。

03、技术是在实验中前进,在累计后脱颖而出。

04、技术是现实的,迂回实现又何妨!

05、在可知情况下使用,在可能条件下改善,技术绝对没有极限。

06、专业能力固然重要,整合、规划能力更不容忽视。

07、恰当地使用技术,也是重要的技术。

08、新技术是由大家一起来创造的。

09、技术的水准,以最落后的一环为基准。(木桶盛水原理)

10、技术的走向得自自然然的启发,更要活泼、时代化。

11、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的表现技术。

12、技术本来就应该通俗、易懂。

13、技术人员各搞各的,发言权就分散了。

14、技术被分化后,有僵化之困扰。因为,要完成一件作品,需要以终为始,一以贯之。

15、各行业技术人员不只一种,因机遇不同而作风迥异。

16、技术不困难,难在能否深入浅出。

17、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完成计划的能力同等重要。

18、离开工作现场和人(消费者),技术人员就落伍了。

19、把技术兼容并蓄,才能成大器。(将理论与实务结合)

20、「培养人才」永远是当务之急,技术才得以传承。

21、如果外行人也能掌握,专家的技术将无往不利。然而这也需要左脑神经元的有力连结。

22.只要适用,消费者能满意接受,不一定要尖端技术。

23、技术进展无法估计,趋势却可以预测。在一厘米宽1公里深的聚焦、淬炼,专精之后的力度,才看到更专业的表现。

24、行业不同,技术的重要性就不同。

25、“自动化”与“标准化”,是技术走向未来的两大法门。

26、在学习前人技术经验之余,也要能摆脱专业的桎梏,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27、工具是专业人员制造并使用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使用的同时,必须进行种种的改善和更新。

28、没有绝对完美的技术,技术的水准是不断变化精益求精的。

29、技术水准的三要素:(1)出色的设计、(2)优越的制作技术(3)内行使用者。

30、传承技术需要"文字"的转述,还要"语言"的表达;而转述和表达,是技术沟通的一大关键。

我是萧力恒,

希望今天的内容给你有所启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