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老师在3.4日周四晚上带领我们进行了线上心理成长“沟通与团结”的主题活动,在学习中邱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并体验了好的沟通的方法,让我对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掌握沟通的套路并学以致用 ,了解沟通的目标、定位、方法。目标的达成是成功,让对方听懂,要有实操性。你的能力决定了你感受欢乐成功的程度。沟通的前提首先是自己和自己沟通,沟通的目标和原则是不犯方向性的错误,最终决定沟通成果的是对方,搞清楚沟通对象的诉求和自己的底线。沟通的成果取决于对方!韦老师常讲,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了,我们绝大部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沟通太重要了!
雪琴老师的分享让我学到了沟通的技巧,我收获太大了,感谢老师们的带领与分享。
雪琴老师讲,沟通是两个人的事,说的人和听的人都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和别人想要表达的不是一个意思。比如很晚了孩子才回家,妈妈黑着脸问:“怎么才回来?”,妈妈想要表达的是自己的担心,但孩子听到的可能是指责。所以,和人沟通需要一个二次确认的过程,先陈述对方的描述“我听得对吗?你的表达是这样的意思吗”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完后再次确认“我说清楚了吗?”?“我说清楚了吗?”比“你听明白了吗?”更实用于沟通。
反观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沟通交流无处不在,确常常会让我们产生误会,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掌握沟通这个最基本的语言交流工具。
学有所用,我喜欢运用所学,觉察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接下来我分享两个本周五发生的小事件,看看沟通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事件一:昨天下午大课间我们级部开周前会,主任安排了3月7日下午学校要举行的庆三八女同胞走T台的要求,有男同志看班,所有女同胞在主任的带领下正装走T台,特别要求着正装、统一丝巾、黑色皮鞋,并且要求提前排练。
放学前,主任秘书来问我:“刘老师,咱们级部周日走T台你还上吗?”
我心里一愣怔,什么意思?我没说不上呀!但她这句话给我的意思是“你不用上!”,我心里有种被踢出团队去的感觉,有些许不爽,我还是笑呵呵的说:“那我就不上了呗!”她应了一声,嗯,就走了,好像我的回应在她的意料之中,可我原本没打算不上呀!我也是团队的一员呀!
也许,她觉得我现在身体不好,不让我和级部一起走T台,是想照顾我一下,表达对我的关心,可是这样的语言表达却让我有些不舒服,让我有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我多么希望她换成这样说:“刘老师,你的身体怎么样啊?咱们走T台你能上吗?”这是一种带着关切意味的话语啊,会让我心生温暖、倍感关切呀!
说者的表达和听者的感觉真的不是一回事儿!
下班时主任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现在的身体状况继续留在级部,怕我有工作压力,鉴于我的工作态度一贯非常认真,校长们今天早上拍板决定,为能让我更好的养好身体,准备把我调往科室,下周一让我去教师发展处主任那里报到,看看分到哪一个科室,那里工作会轻松一些,更有利于身体恢复。
奥,原来如此!我的第六感觉也许有点对!主任安排我抽空把办公桌倒出来,拿不了的东西请同志们帮忙。有点突然,又有点悻然,面对领导关切的目光,不得不欣然接受!更多的是突然离开讲台时的那种巨大的不舍!随着年龄越来越长,我曾无数次设想过离开讲台时会我是怎样的样子,但从没想到过会是今天这样如此突然的淬不及防!
也许这是最好的安排。可以更好的休养身体,可以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一切都是刚刚好!
再此,我无异于对谁有意见,只是看如何更好的使用语言沟通这件事!
事件二:昨天晚上我与儿子的对话再次让我感受但了沟通的威力,有时候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的语言伤害,确实像一座隐形的山横亘在亲子之间。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比我吃饭快,吃饱离座就回到了他的房间。孩子再有几天就要返回学校了,我有些不舍,想和儿子再聊聊天儿,就隔着房门呼叫他。他却在屋子里大声说:“妈妈,我不想和你聊了!聊来聊去你就那几件事,除了学习你没别的事!你还老说我有福气,生命中走到哪里都有贵人帮助!难道我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吗?”我的个天神哪!原来孩子不跟我聊天说话,是因为我的话伤到了他,我还不知道!孩子的个性很好,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喜欢他,就这个让我引以为豪的点却成了我伤害他的靶子!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话给孩子带来的中伤,马上向孩子道歉,以后不再说这样的话。
仔细咀嚼孩子说过的这句话,猛然间吓出一身冷汗,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能知道我曾说过多少重话狠话。以及我所不知道的自以为是好话的坏话。
语言这把双刃剑该如何使用才能拿捏的最好?
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含义,领略到了说者要表达的意思和听者的感受不在一个层面上而产生的巨大歧义。
沟通表达真的要准确领会他人表达的意思,要学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沟通要讲究回合,就像打乒乓球一样,在一推一挡之间持续不断的进行,前提是能够做到听者的倾听和说者的表达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听者首先要向说者确认“我听的对吗?您表达的意思是这样吗?”,然后再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再对说者确认“我说的对吗?我说明白了吗?”。
得以确认,谈话才能继续进行,良好的沟通的回合才得以持续。
我们通常所谓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只是单方的说教,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只是自说自话,孩子从内心里并不接纳,甚至是排斥,天长日久积累,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会在暗中形成,海平面下的暗礁一天天在筑大我们却浑然不知。孩子小的时候不敢用语言反抗家长,但他会用行动对抗。为什么家长们都深深的感受到孩子越大越不听话?那是因为她有自己的主见了,他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了!从而对大人的话一天天的不再那么听从!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孩子的成长是不是会更好?
说话是一门艺术!虔诚的努力学习吧!良好的关系要从真正的慧沟通开始!我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