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练打卡总141次本周0次
健身打卡第39天工间操活动15分钟2次步行5公里
今日份小确幸 稳坐紫金莲,一屁过江来,哈哈哈,我是稳坐紫金莲,一笑过江来,稳个屁昂!
具体化夯实了承载托举天梯的土地
今天早上读书会读到的内容是奇迹问句,期间谈到面对任何当事人对奇迹问句的反应,咨询师的同步与尊重,仍是重要且持续存在的态度。那么怎么算是同步与尊重?
卢老师谈到,同情是最大的不尊重。是的,尊重脱离了同步,便具有了高高在上的上位者姿态,便是咨询师自以为是的尊重,自以为是的为他好,自以为是的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同步前提下的尊重,可能才是真正的尊重。比如哪怕当事人深陷泥潭,他身在其中苦苦挣扎,甚至于越陷越深,那我们的尊重并不是心急火燎的想要把他拽出来,真正的尊重可能就是我们允许他处于当下的这种状态,对当下他内心经历了什么,对此时此刻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好奇。这个时候,向他询问“你希望我怎么做?”可能是很合宜的表达。哪怕他跌倒了,不想立即爬起来,哪怕他想在跌倒的地方趴一会,甚至想要退几步,我们都要允许,我们都要相信他这样做自有他的重要理由,我们可以跟他探讨趴一会或者再后退几步对他的意义,这个时候不求更糟或者是不是可以少退几步,可能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向。
菲斯克强调“咨询师永远不会知道当事人对于奇迹问句的反应,除非真的去问!”是的。卢老师谈到,我们向来访者提问奇迹问句是要看时机的。这个时机什么时候会到来呢?协助当事人对目标充分的探讨、充分的具体化之后,可能时机就会到来。比如当事人想要的是某种主观感受、心理体验,所谓精神层面比较虚的东西,那么接下来怎么由实变虚、由大变小、由抽象变具体?现实生活中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你曾经体验到这样的主观感受?跟谁在一起的时候曾经体验过这样的感受?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曾经体验过类似的感受?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您想有这样的主观感受?生活变成什么样你就可能更多的体验到这种感受?只要来访者提出问题,就可能是在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触及到了他的感受,和他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和当事人探讨怎样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让当事人自我修正。
奇迹问句是天上的云,评量问句是登天的梯,那么具体化可以夯实承载托举天梯的那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