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第二天去舅舅家,快过年了,家乡这边的习俗还是要叠金元宝祭祀,也让祖先在天上过个好年。
人多还是力量大,不一会儿,上千个就叠完了,大家一边叠一边闲聊,各说各事,谁听见了感兴趣的话题,直接插进来,也不唐突。做特岗教师的妹妹说,前几天监考,看见有个平时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四年级小男孩看见卷子就开始哭,问他咋了?是不会吗?结果小孩说:“我不会在这个卷子上写一个字的,谁让这个老师给我们留那么多作业。”此话一出,哄堂大笑,大家都觉得这小孩傻死了,到时候自己打了大零蛋,回家多半轻则挨骂,重则竹笋炒肉也未尝不会。我说,那是哪科啊,我妹说,道法(道德与法治),我说啊。那也不应该啊。舅妈说,哎呀那玩意儿没啥用,你小弟小时候都没学过,就上三大主科(语数外),别的都没啥用,以后也不考,他们小学都不怎么上。是的,我弟的小学非常不重视这些,就连体育,都是上面来人的时候把学生拉出去应付检查的面上文章。让我不禁思考,这样的校领导,是多少孩子的童年不幸。
我等大家七嘴八舌说完,说了一句,其实当你学完所有的知识,发现最有用的,就是道法。大家疑惑,我继续说:这世上学历高的人太多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历高的人,都有素质,都有文化,都有温良恭俭让。教育应该是离开学校后,除了知识以外剩下的东西。而我们绝大部分的家长,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声声宣传中迷失了原本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学历背景,但是他不知何为道法,那和野蛮人有什么区别,区别是他们有的那个高学历吗?他们或许会打骂弱势群体,或许会心理扭曲,或许会做出什么其他过激的事情,都说不准。他们沉默了。后来舅妈说,你说得对。大家后来又提起了别的话题。
我不知道我该不该说这些,但是我觉得,这个屋子里还有我的弟弟和妹妹们,他们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任何知识存在即合理。当老师以后,就特别喜欢给别人树立我认为的正确的价值观,我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我曾多次在课堂上和我的学生说,我说你们可以不听课,只要经过大学四年的教育让你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那是你们最大的收获。至于专业,或许你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不会从事,但是你们的品质会伴随大家一生。你们甚至可以在课堂上背单词,学好外语考过四六级为找工作多一个加分项;也可以练字,或许在智能化时代很少用笔书写,但少用不代表没有,在我看来,一个人长得再帅气再美丽,字写的很难看,也并不能算作是加分;也可以阅读,丰富你们的文化底蕴,大家可以看看你们闲暇时间那么多,一年读了几本书。只要你不在课堂上打游戏,你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我都支持你。然而,这样的学生,还是寥寥。
我开始感谢我的小学,也感谢我那极有前瞻性目光的老妈。当时我妈以一人“舌战群儒”,一定要给我送进我们这儿最好的小学,也正因如此,我受到了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学习了非常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在不同方面塑造了我。
在科学课上,我知道了如何去做科学小实验,让我从小就萌发了对科学好奇的种子;
在美术课上,我沉迷于老师的绘画,虽少有创造力,但喜欢临摹,赢得了家人的一致好评,说我临摹的动画人物惟妙惟肖,让我自信心大增,也为后来学素描,特别是学了园林以后的手绘线稿种下了一点艺术细胞;
在体育课上,我学会了踢毽子、跳绳,成绩都很不错,踢毽子一次可以踢30几个,跳绳一分钟能160左右,尽管现在的我仍然不怎么擅长体育运动,但身体素质还是相当不错,和学生爬山、钻树林几个小时也不在话下;
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当年叫思想品德),我知道了什么是正确的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八荣八耻;
在心理健康课上,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小朋友心理才是健康的,不健康的表现有哪些;
在第二课堂上(我们每周二的下午两节课是第二课堂,学生们可以下棋、剪纸等游戏,也可以出去做运动),我练就了一手好棋,五子棋、象棋、军棋都会玩,五子棋和象棋还是玩的很不错的,去年学院联欢会,接连下赢了好几个同事,这项本领如今还在……
此外,还有数不尽的快乐时光,记不住的美好回忆……
尽管这些知识在现在看来是那么浅显,可这样的小学教育才是对的,才应该是孩子们要接受的教育。通过小学时代的启蒙,让孩子们在智力开发、习惯养成、兴趣爱好、品德教育等诸方面都全面发展,同时这些,也是大到社会,小到每一个家庭(有条件的)都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习的东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百花齐放,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而不是一个只靠单腿知识走路的跛子。时间在向前走,我期待着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每一个孩子,都兼具知识和道德、艺术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