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个女人聚在一起,聊的话题会是什么?服装、首饰、化妆品?孩子、老公、八卦?哦,不,都不是,而是心灵的成长。
01世界是假象吗?
来香说:“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们面前的这杯咖啡,最早是咖啡豆的形式存在,咖啡豆被磨成咖啡,最后被我们喝掉,咖啡消失了吗?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所以,我们不必执着于某一事物的存在,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事物原来的存在形式已经变化了,所以任何存在都是假象。”
若水说:“我们透过眼睛、嘴巴、鼻子、耳朵去感知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太少了,我们看不到、听不到、不知道的太多太多了。所以,当我们从心的角度看世界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些虚幻的假象。我们的心都是本自具足的,之所以被外物牵动,是因为我们在向外求的太多。心不动,万物亦不动。只有我们的心不动,才不会被假象所蒙蔽。”
02如何看待教育?
若水说:“教育的本质是教给孩子理解人性,教会孩子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去选择和承担,为自己的生命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百合老师说:“生命的成长是自然发生的事情,任何逼迫的形式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只有自己喜欢学习、愿意学习,学习才会发生。说实话,若心不正,有些孩子学的越多,反而是一场灾难。当教育被功利化,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玉芳:“是的,老师焦虑,家长焦虑,孩子们怎么能不焦虑?在焦虑的状态下,我们只剩下功利了。”
邹云:“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成长,就是要让自己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才能不被功利裹挟。我们自己不成长,又怎么去教育和培养孩子呢?”
03如何看待人性?
若水 :“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就是理解人性。比方说,我以前对自己的母亲是反抗的,因为她总是控制我的生活,我便以对抗的方式与她相处。这说明我的心态还不够成熟,我依然把自己的问题归结在原生家庭上。但是,当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我的母亲在那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依然用她全部的力量去养育我长大,我理解了 她的匮乏,也理解了她的控制。所以,当我用感恩的态度去看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时候,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传承和流动。”
来香:“如果我们理解了对方,但是如何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呢?”
若水:“不纠缠。尊重对方的命运和生活方式,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
百合老师:“赞同若水的观点,尼采说过:凝望深渊太久,深渊亦回望你。当我们纠缠在一段关系中的时间太久,就会消耗自己大量的能量。跳出情绪的圈子,往前走。”
04如何跳出情绪的圈子?
百合老师:“人在红尘中,很难做到没有七情六欲。我曾经遇到过一件事情。有一年我做幼儿园的园长,一个爷爷喝醉酒给我打了7遍电话,原因是他的孙子在幼儿园睡觉时候感冒了,现在医院住院。孙子为什么会感冒?因为幼儿园老师没有看护好。爷爷的要求是幼儿园必须负担全部医院费用,然后幼儿园老师必须去陪护、为自己的失职道歉。”
邹云:“这有些太无理了吧?”
百合老师:“要求越无理,反而越看出爷爷对孙子的爱,他没有办法接受孙子生病这个事实,所以要找人来承担这个责任。当我看到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时候,我就不会被老人的情绪所裹挟,就不会被他牵着走了。当然,就可以更好得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来香:“百合老师真的是太有智慧了。我遇到过一件事情就不是这种情况。10年前在昌隆市场门口有一辆车刮了一个水果摊,本来司机和老板商量好了赔100块钱。但是,旁边有个多嘴的人,说这些水果可不止100块钱。然后摊主又反悔了,非要200。司机就不给,最后摊主躺在车前,司机气急了,直接开车压过去,把人压死了。司机也因故意杀人被判刑,司机的父亲急火攻心,因病去世。一个多嘴的人,害了三条人命。如果当初摊主和司机都不被情绪裹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若水:“是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一定要先静下来,因为静能生慧。只有运用智慧,才能更好得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05修行、修心到彼岸
若水 :“我们学习心理学也好,学习佛学、心学等等,最终还是要回到修心、修行上来。不改变自己,学再多的理论都是无用。”
百合:“是的,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修行的目的不是让自己灭了七情六欲,而是心量更大,更具慈悲。生命的终极目的是爱,人生只是旅程。只要我们走上了这条路,方向是正确的,早晚都会回家。最终都是要回到初心,回到本心。”
5个女人,带着喜悦,带着感恩,离开了洙河客厅的“濠咖啡馆”,各自丰盈,各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