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卫国石碏诱杀州吁之后,迎立在邢国作人质的桓公的弟弟卫晋,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宣公。
之所以说他大名鼎鼎,是因为这位国君先偷他爹的妾,又骗娶儿子的妻,实在荒唐至极,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的谥号居然是宣?
诗三百竟然有两首诗跟这位国君有关:
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邶风·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第一首是说他骗娶儿妻,第二首说他杀子不仁。
还是从头说吧。卫宣公先是喜欢上他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公子伋,因为宠爱夷姜,就把她立为夫人,把公子伋立为太子,并把公子伋托给右公子教养。
公子伋长大了,右公子替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话说卫国国君好像特别喜欢齐国女子,从庄姜,夷姜到宣姜,统统是齐国美女。姜是齐国的姓,美女没有名字,嫁给谁就把谁的号放前面,后面放上她的国家姓氏,太子伋准备娶宣姜的时候,宣姜还不能叫宣姜,她嫁给宣公后才称为宣姜。因为没有名字,这里只能叫她宣姜了。
还没有到成婚时候,宣公看到宣姜长得漂亮,竟然自己把她娶过来。娶宣姜的时候,怕公子伋难堪或者压根就是他自己难堪,还把公子伋弄到宋国出差。其实公子伋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对此事没啥感觉。即便是后来宣姜发现自己的男人被掉包后,千方百计勾引他,他也无动于衷。
但是宣公做了亏心事,却无法坦荡,大概面对儿子的时候总觉得别扭,于是“恶之”。这哪儿说理去?抢了别人的媳妇,别人不计较,他还过不去。啥人嘛!
卫宣公娶宣姜后,宣姜生下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卫宣公让左公子教导他们。
且慢,左右公子又是谁?
百度说“左、右公子”按照杜预的解释为“左右媵妾之子,因以为号”,媵妾是陪嫁的侍婢。对太子伋以及寿、朔有教导辅佐能力,年龄肯定长于这三人,以此推算应该是庄姜的侍婢,左右公子为卫庄公的庶子。
夷姜失宠,不堪侮辱,上吊自杀。
夷姜死后,宣姜记恨公子伋对她不理不睬,和儿子公子朔一同诽谤太子伋。卫宣公本来就因为夺妻之事看太子伋不顺眼,总想废掉他。所以听到老婆孩子一起说太子伋的坏话时,非常生气,起了杀心。
于是派太子伋出使齐国,让太子伋手持白旄。同时指使强盗拦在卫国边境莘地等着,告诉莘强盗,看见手拿白旄的人就杀掉他。
太子伋将要动身时,公子寿知道了他爹娘和弟弟的阴谋,跑过去对太子伋说:“大哥,边境上的强盗看见你手中的白旄,就会杀死你,你可不能去齐国,快逃跑吧!”
太子伋不同意,他说:“怎么能违背父亲呢?遵从父命,即便是死,也无所谓。”
你说这个伋是不是迂腐透顶?那时候这么迂腐的太子好像不止他一个,晋国也有一位。
公子寿见大哥不听劝,就假装给他送行,趁机把他灌醉,然后自己偷走太子伋的白旄,插在车上,直奔边境莘地。
莘地的强盗看见来人手持白旄,二话不说一顿乱砍,杀死公子寿。
太子伋醒来后,发现弟弟偷走了他的白旄,他大惊:坏了,弟弟一定是替我去齐国了,怎能让弟弟替我赴死?!
他快马加鞭,急驰边境,赶到后,发现公子寿已经死了。公子伋并不哀痛,大义凛然对强盗说:“应该杀掉的是我。他有什么罪?请杀死我吧,你们好去给父亲复命!”——旁白:愚不可及!
强盗一哄而上,杀掉太子伋,然后报告卫宣公。卫宣公立公子朔为太子。宣姜达到的目的。这个宣姜日后还有很多戏份。
虽然宣公禽兽不如,但他的这俩儿子却演绎了兄弟情深,公子寿替兄赴死,义薄云天!
《诗经·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中宫之事丑不可言,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