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20年已过去1/4了。大四学生也即将面临着毕业。毕业在即,不少人纠结到底要去哪个城市工作,这个问题可能困扰过每一个毕业生。
当年,我的好朋友细细也是如此。她是在广州读师范,最初是想回家考教师上岗证,可家乡正式教师太难考了,每年招收的人数也有限。所以她决定暂时不走这一步路,想趁着年轻,在外面打拼一番。
最终她在广州找了一家知名培训机构,不辞辛苦,一边认真工作,一边业余时间学习舞蹈,并考取了相关的证书。培训机构校长知道后给她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现在她的收入已经远超同龄人,能力更是不在话下,同学们都很羡慕她。
在广州工作的这几年,她非常适应,一是大学一直在这里读,早就融入了城市节奏,二是这里让她感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比家乡更多的机会。
今年毕业的你,想好去什么城市了吗?是选择读书所在城市,还是去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呢?
一、毕业后,该去哪个城市?
1、选择自己的家乡或省会
有的人喜欢留在家乡发展的,特别是公务员或教师工作的,可以优先考虑下。有的人就想离父母近的工作,方便照顾父母。也有人想平淡地过一生,不想出去外面太拼搏的。
其实留在自己熟悉的家乡工作,好处是熟人多好办事儿,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可以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比如你考公务员时,人脉可能就起到很大作用。
弊端就是如果回到小县城,升职的机会其实更少。
以前有个校友,他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其他省份小县城的公干职务。刚开始工作,他挺有干劲的。可过了两年,他每次评职称都没有被评上优秀,可他的能力在同事中也算是遥遥领先的,就是没机会。
后来,他在跟同事吃饭中,才知道因为他是外乡人,能力再好也不可能评上。得到事情的真相后,他想辞职不干了。可他签的合同是5年,他只好在那里再消耗几年。可想而知,当他再次出来找工作,他没有足够的优势去跟00后竞争。
回家乡还有个问题,就是会经常被人情世故占用时间,可能今天哪位同学或朋友结婚叫你去,明天哪位亲戚孩子办满月酒,你还得去,而且都得随份子,说不定你光份子钱就把工资花完了。
家乡是我们的选择之一,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去小县城,尽量选择比较大的城市,如果留在家乡,也尽量选择省会级或者经济发展更迅速的城市。
2、选择读书所在城市
我的大学同学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了读书的城市,毕竟在这里读了三四年,对城市已经熟悉和适应了,而且自己建立起来的人脉都在这边,回老家用到的人脉其实还都是父母积累的,可能关键适合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更给力,也更懂自己,能给一些比较精准的意见。
而且我们成年人经常会感到孤独,能够跟同龄人常见面、互相倾诉,也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和生活焦虑。
像我朋友细细,她因为留在自己读书的城市工作,比其他选择新城市的同学更快适应工作角色,她直接投入工作就行了,不用去适应城市交通、生活设施,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在外地而孤独,因为这里有的是认识了四年之久的同学们。这里也有她很多的美好回忆,她更相信自己将在这里创造更多的美好。
在读书所在的城市工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在空闲时间可以多跟老师打交道,多回一下大学去感受青春的朝气,重新回到那个更质朴的时光,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疗愈。
而且老师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资源,比如细细经常跟老师走动,她的老师经常跟她分享一些教育行业的最新消息和机会,还会指导她该如何去做对工作更有好处。
所以,在自己读书的所在城市发展也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
3、北上广一线城市
我们当年上学时的城市节奏很慢,所以很多同学不想去一线城市工作,怕节奏太快,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个城市所抛弃。
可还是有一些同学迎难而上,在那里,他们吃的苦的确比我们更多,但也得到了我们难以获得的飞速成长机会。他们的升职加薪速度也快,而且职场竞争更显得公平一些,当能力足够突出,或者业绩排前面的时候,公司直接就给涨薪,没多少职场关系的烦恼。
而且,一线城市的信息源比三四线城市多得多。在一线城市,哪个工作岗位需要人以及需要什么具备技能,你都能很快了解到。而且,有的是好的培训机构可以让你快速学会。每个周末各种类型的线下交流活动也是层出不穷,看到这些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同学的票圈,觉得真的特别精彩。
反观我们在三四线城市的人,因为城市发展比较慢,很多资源也没有那么全面。当你想学习,大部分只能网上学或者从书本里进行自学。虽然也能学到知识,但是明显速度更慢。当我们还在入门时,人家已经是熟练选手,当我们略微懂行时,人家已经达到了精通级别,总跟人家差着一大截。
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很多同学,并没有结婚,虽然家里人也在催,但毕竟跟家人分开住,不会经常被父母的唠叨烦恼。而且自己的生活有更多自主权,可以选择怎么过日子,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没有人对你的选择随便点评。
去哪个城市,你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再参照上面三个建议去选择你想要去的城市。
二、如何确定自己要去哪个城市?
好似每个选择都不错,到底该如何确定自己所要去的城市呢?
1、去想工作的城市实习,真实体验那里是否跟想象一致
你可以趁着实习机会去真实地体验下。你可以先选择你一直想去的城市,然后一边实习一边体验下,并观察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城市。
如果喜欢,那等毕业后可以选择在这个城市继续发展。
如果不喜欢,那你可以继续选择另一个城市,在年轻的时候,你可以多去尝试。因为当你结婚后,你会发现,你想去再换一个城市,那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就要很多。
但建议还是要尽快定下来,只有地方定下来了,你的心才会定下来。你才会有心思去学习更多知识,以便能快速地融入到社会中。
2、问有成就的人的选择建议,不要问过得不好的人
为什么要问有所成就的人呢?因为他们已经在某个领域已经取得成功了。他们的经验能够给你一些参考,他会告诉你如何在这样的城市快速生存下来,怎样能够快速适应城市节奏。如果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该如何解决。还会跟你讲一些安全知识,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你可以让他们帮你参谋下,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对方,让对方帮你分析。
千万不要去问那些看起来过得并不开心的人,因为他们的满腹牢骚会干扰你对这个城市的判断。所有喜欢上一座城市的人,都是努力去融入了这座城市,虽然艰辛,但一直保持着终将做好的信念。而那些挑剔城市的人,他往往是自己没有发挥出城市资源的价值,也不知道怎么发挥,只是单方面抱怨城市不够好。
3、重新思考自己的初心,城市是你实现理想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每个人去哪个城市,由初心决定的。有的人是想打拼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虚度一生,趁着年轻好好拼搏一番。有的人想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找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
如果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还会跟当初选的一样。即便现在羡慕大城市生活的同学,可我知道,我要过得本来就是简单快乐的生活,在这份简单快乐里,注定没有热热闹闹,但它并不耽误我把日子过得精彩纷呈。
这些选择无所谓对错,遵循你的心意就好。每一份选择,都代表要做一些舍弃。是舍掉了一些东西,才得到了我们原本想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问问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只能选1个,那是什么?然后把其他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没事儿看看,告诉自己:当年我的选择理由,原来是这些。
选择时,不必在意他人怎么看,也不必担心将来后悔了怎么办。毕竟我们还年轻,重头来过的时候,也许会艰难,但谁也没说,不准你在以后的人生中换个城市。
当你最终确定下来去哪个城市,你要做的就是行动。开始去了解你所选择的城市,像读懂一个人一样去搞清楚它的脾气秉性,并让自己尽快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