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罗尼可曾经做过一个研究——“静止脸实验( Still Face Experiment)”,结果值得深思。他选取了1岁左右的孩子,与母亲进行互动,记录母亲的面部表情变化时,孩子的反应和状态。起初,母亲露出笑脸,跟孩子亲切交流,这时候,孩子的心情愉悦,非常放松。然而,当母亲收敛笑容,面部僵硬地面对孩子时,他便坐立不安,逐渐急躁、挣扎、甚至哭闹起来。大人没有言语、动作,却依然用情绪,牢牢牵制着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反应到具体行为上。尽管,短暂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通过安抚消除,但是孩子长期处于父母压抑、起伏、变化的情绪状态下,就会带来持续性的影响,对性格发展带来负面伤害。
《不愤怒的父母:如何让孩子更合作、家庭更幸福》中写道:“那些长期生活在敌意和愤怒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退缩,因为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父母的情绪,就像悬在孩子耳边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对自己产生威胁,孩子会惶恐不安,无法建立基本的安全感。而相比男性,女性的情绪能量更大,更容易情绪波动和爆发,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这是大脑生理结构的性别差异,某种程度上,是妈妈的生活环境导致。
热播剧《加油!妈妈》里,妈妈苏青(吴越饰)跟丈夫吵架,冲儿子发火,因为身为一名职场妈妈,家庭、事业的忙碌,令她疲惫不堪。妈妈周南南(张雨绮饰)跟老师吵架,因为她内心充斥着焦虑、不安,生怕耽误了孩子成长。
这些,都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妈妈,没有三头六臂,却要应付九九八十一难。
可是,既然成为一名母亲,我们都要明白,点燃自己情绪火焰的引信,是来自各方压力,但是最后被情绪灼伤的,是那个最需要保护的孩子。
孩子不应该是接受情绪垃圾的回收站,更不该是大人的出气筒,他们需要一个情绪平和的妈妈,来铺设内心的安全感,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
育儿即是育己,上好情绪管理这堂课,学会用转移注意力、改变对事件认知等方式做好心理调节,是每一个妈妈的自觉,也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