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是怎么造成的呢?其中有社会根源、动机根源和认知根源。今天和大家分享社会根源。
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滋生了偏见。昨天和大家分享的《穷富翁大作战》这个节目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在人类社会环境里,人们有着不平等的地位。虽然我们正在为了消除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但当下的情况是阶级差异仍然存在,于是就产生了地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站在社会顶层的人认为社会底层的人天生就懒散、缺乏责任心和远大抱负等特性,于是认为他们只能当社会底层的人。即使人人平等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自问,平等吗?领导对员工,老师对学生,甚至父母对孩子。
有些人能注意并且适应社会地位的差异。这种特性称为“社会支配性取向”。社会支配性取向高的人乐于接受由地位不平等产生的偏见,认为世界理应如此。他们喜欢位于社会阶层的顶层,并且会以达到高社会支配地位为目标。
这几天看了一个抖音上疯传的视频,一位初中老师对同学训话。可能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鼓励同学努力学习。但是听着老师的话,攻击孩子不懂事,攻击孩子的父母挣钱少,攀比其他家长都是有钱人。这是不是社会不平等产生的偏见呢?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对人们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权威人格。在拥有极端思想环境的社会中生活,比如二战时纳粹德国的种族中心主义,会使个体拥有“权威人格”——不能容忍软弱,具有惩罚性的态度以及服从群体内部的权威。这种个体特别容易出现偏见和刻板印象。他们一般容易形成非对既错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服从那些权力比自己大的人,攻击或者惩罚那些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
社会支配性取向和权威人格都很高的人,是我们社会中偏见最深的人群。他们一方面武断教条,充满优越感,另一方面则常以自欺欺人的方式来努力谋求社会经济地位。尽管这些人很少,但他们往往会成为仇视群体的领袖。宗教偏见。宗教也可能是产生偏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种族偏见,有些宗教的教旨本身就具有排外性,产生偏见也是理所当然。从众。偏见一旦形成,他在很大程度上就会由于惯性而持久存在。如果偏见被社会所接受,那么许多人将会遵循阻力较小的通道,顺从这种潮流,这便是受到了从众的影响。我们常见的跟风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也会带来偏见现象。比如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上世纪初美国针对黑人的一些法律等。即使在现在,社会也会通过媒体给人们灌输会产生偏见的信息。带着有色眼睛存在的我们,是看不到客观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