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人和自然的声音,声音是一个重要媒介,沟通与传递着信息,拉近了人与人和自然的距离。经过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听了许多有趣的声音,对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一系列的实验都对学生基于证据来证明猜想这一科学态度提供了很好的建构。
最开始问问同学们“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孩子们有的会说振动,摩擦、敲击。因为“振动”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可能有些孩子只是单纯看过一些书、视频等等,并不能解释什么是振动,因此可以试着追问他们“振动”是什么?你能解释吗?教师可以顺着他们的前概念来铺垫出今天要用一些物体发声看是怎么发声的,是不是你说的振动,是不是摩擦敲击等等。当然最后证实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是物体发声的原因,而孩子们说的”摩擦、敲击“只是让物体发声的方式。
探索一:课本上面用橡皮筋做实验,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让物体发声,并比较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初步建立“振动”这一概念。可是实际情况却是橡皮筋揉搓和按压时都可能会发声却并不能看见明显的“振动”。这对该环节的目的达成起到干扰,并且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因此我删去了这个环节,直接用钢尺来作为第一环节的实验材料。虽然学生也会说到用钢尺敲击桌子也会发出声音,但是并不能区分到底时桌子还是钢尺自己发出的声音,因此,强调是物体本身发出的声音这一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也能帮老师规避教学过程的小插曲。
探索二:第二个环节观察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声的,之前我也只是将其看作和第一个环节一样目的是为了比较发声时和不发声时的不同,后来在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了该环节重点并不在比较不同上面,而是在用更多证据观察“物体是怎样发声上面”,并且还可以将每种物体实验设置时拔高其目的,层层递进。利用小鼓发声,看看是否振动,在鼓面上撒上些盐粒看看又是怎么样的,该环节不仅可以观察物体发声现象,还可以让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意识:对于实验不明显的状况时,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放大实验现象;第三个物体音叉,音叉的振动现象是非常明显的,不管是敲击、触摸还是将敲击过的音叉放在水中,因此该环节也可以证明音叉发声也在振动,并且还可以通过该物件,(探索三)来接着设置了第三个环节“如何让发声的物体的声音停止”。一方面学生只需要阻止其振动,就可以通过“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这一反面例子来证实“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手中现有的材料达到实验目的,不至于造成课堂手忙脚乱的情况(因为前面这个环节我用的尺子)。
最后研讨时,也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总结,从具体的物体发声到所有的物体发声,也就是从个体到总体,从特殊到普遍,运用归纳的方法,用证据证明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学生从“钢尺发声在振动、小鼓发声在振动、音叉发声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这一些列的证据,正反结合,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一个知识点,可是这个过程孩子们表面上“玩得开心”,却也从中体会到了收集证据证实猜想的重要性。
这篇反思经过几次试讲,以及组内老师的建议以及杨老师的指导完成,在此,感谢杨老师、谢老师、胡老师、毛老师和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