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羡慕那些记忆力很好的人。有人说:“我还记得我三四岁时怎样怎样……”我有记忆时仿佛就上小学了。别人总说起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他们如何地疼爱自己,回忆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回忆被老人们宠溺的时光。而自从我有记忆起就知道,他们都已经走了。
他们甚至连照片都没有留一张,让我的记忆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女儿小时曾经说过:“妈妈,我们家的人好少啊,我也好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想他们来接我放学啊!我笑着说:“学校门口那么多人,别再把老人挤坏了,是接你放学还是……?”“是啊,是啊!”她不再提这件事了,但是每年寒暑假我们是必须要回去看望老人的。相隔千里见一面确实不是很方便。所以有女还是不能远嫁啊,想了看不见,摸不着,见一面真不容易。即使有视频,但是手机里的总感觉不真切。
孩子幼儿园和小学有几位同学的老家是盐城的,我们曾经也跟着去盐城玩过两次。开车仅需要三个小时左右。两个孩子在村后头的田野里跟着奶羊来回地跑,看着母羊晃动的大奶,他们竟然伸手想去挤奶;蹲在鸡笼前看着母鸡头一伸一缩地啄食;拿着根折的树枝煞有介事地蹲在水塘前钓鱼。孩子的爷爷就跟在他们的后头,不停地念叨着“小心点!”临行前看着那爷爷、奶奶往汽车里拼命地塞他们包的包子,杀好的老母鸡,新鲜的鸡蛋……车开的一刻,老人们微红的眼眶,不断挥动的手臂形成了思念的回幕。
母亲总喜欢给我寄点枣或者核桃,每次我都回绝她:“妈,不用那么麻烦,网上买起来很方便。”母亲的牙齿不好,只有前面的门牙可用,大牙都拔掉了,又不习惯戴牙套,因而水果她几乎是不吃的。在南京时,我就每天给他榨果汁喝。母亲回西安后,她一个人,总是懒得榨汁喝,电动榨汁机用起来她觉得麻烦。因此,我给她买了手动的榨汁机,隔三叉五地在网上买些橙子、梨子。东西到了,就不由得她不吃了。她总是数落我:“超市就在门口,我想吃就买了,寄来寄去的多麻烦!”离母亲远,每天视频说话仿佛也照顾不上她,通过实物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需要。收到东西的那一刻,母亲一定也是高兴的,因为千里之外有人在惦记着她。想想母亲总是想给我寄东西,也是想表达这种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吧!
母亲说她买了些红枣和石榴要给我寄过来,这回我没有再阻止。我问她:“地址您有吗?”每天电话时她都不忘问一句“收到了吗?”一颗颗红枣肥硕又饱满,看得出是母亲一颗一颗精心挑选的,红皮大石榴一个都有一斤。泡水时放朵黄菊花,掰一颗红枣,扔两颗枸杞。金黄、鲜红在透明的杯子里相伴,喝一口,菊花的清香和着红枣的甜蜜扑鼻而来,想起了母亲,想起母亲开心、干瘪的笑脸。父母对子女的挂念,就如同流淌的江河,源源不断,无论何时何地。
那天打开手机,手机里存着三岁的女儿骑着椅子在前面跑,父亲骑着椅子在后面追的视频:父亲伸手去抱女儿,用他的头去顶女儿,女儿仰着小脸哈哈地大笑。那份欢乐仿佛溢出了屏幕,那笑声似乎就在耳边回响。那时我的父亲七十八岁,而今如果他还在世的话,应该八十七岁了。
写到这里,我不知怎地突然就想起了海来阿木的那首歌《不如见一面》:
这世间太多的难免亏欠
你是我穿过思念的箭
不如见一面
哪怕是一眼
………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