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到了一种激励自己的方法,感觉很有实用价值,目前还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强调语言对个人心理的暗示作用,正面的暗示会激励自己,负面的暗示会吓跑自己。
成功学里提到频率最高的品质莫过于“自律”,“坚持”,“努力”,“毅力”。什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等等。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从学生时期就懂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变的自律,也没有什么坚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都认为“自律”和“坚持”太难了,那些励志的句子总会让我们联想到痛苦的体验,可能会联想到捆绑和束缚,失去自由;联想到跑3000米时候的口感舌燥呼吸困难;联想到爬山时候的双腿发软。
没有人喜欢痛苦的体验,如果一个好的品质让我们联想到了痛苦的体验,我们是不敢尝试做出改变的。这个时候不妨换个说法来描述这些优秀的品质,比如把“自律”换成“秩序”,“坚持”换成“保持”,这样一来就让人心理很容易接收,也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我先试用这个方法尝试下能“保持日更”几天,而不是“坚持日更”,后者容易让我抗拒。
我非常赞同语言对个人心理的暗示作用,换个说法确实会给自己不一样的动力。讲述这个方法的作者也提到了一个例子,就是健身时候把肌肉的“疼痛”说成“燃烧”,这样是不是不那么抗拒健身的痛苦了呢 ?燃烧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