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在外地打工的我,也赶在除夕的这天回到家中,爸爸妈妈很开心,说我又瘦了,要多吃点。
放下行李,我赶紧帮忙弄年夜饭,爸爸去洗车了,妈妈在弄红烧肉,我准备擦擦门,撕掉门上贴的小广告。妈妈在做菜不方便,我就自己去找找胶水,在拉开一个书桌的箱子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张病危通知,我吓到了,我以为是我妈妈的,因为我妈前段时间得了比较严重的病,具体什么她没说,她只是说医生要她签字了才会给她医治。
仔细一看,不是我妈的,是我爸的,时间写的是2009年,我突然回想起在那个我不懂事的年纪,那天中午爸爸没有开车来接我,一般他都会开车来接我回家吃饭的,但是那天他没有。我以为他忘记了,我很生气,就打电话给他,是我妈接的。一听到我妈的声音,我还以为我爸接我妈去买菜了。我妈说:“你把被车撞了,现在在x医院,你快来吧。”
我赶紧坐公交车去x医院,在车上一直抑制住眼泪,一下车就哭得不行,就算小时候犯错了被打都没有哭得那么厉害过。我一边哭一边往医院跑,我从来没有去过那个医院,但是那天我直接跑到了我爸在的那栋楼,还直接坐电梯到了我爸在的那一层。
医院里面的人很多,大都步行比较缓慢,我很着急,在我着急的时候我看见很多人推着一个床位在跑,我妈也跟在旁边,我一看,我爸躺在那张病床上,满头是血。我想,他可能就是头出血了,没什么事,像电视上一样,包扎一下就好了。可是电视是电视,生活怎么可能那么温柔。我爸住进了ICU,ICU基本上几天就会面临一次离别。
那个时候我还小,不懂得死亡是什么,我只看到我爸隔壁床全身插满管的患者住了几天后,他的床位就空出来了,我以为他好了,转到普通病房了。后来才知道是,走了。我爸对面床进来一个女生,很漂亮的女生,就算生病了,也不能挡住她漂亮的气质,她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我问我妈,她看起来很正常,为什么要住ICU,我妈说,有的人生病很严重,并不是也像爸爸一样会看到外伤,也不一定会满身插满管子的。几天后,她也走了。
爸爸在ICU住了大概二三十天,后来我们家可能拿不出这么多钱,我爸强烈要求转到普通病房,我妈说,能医肯定医,我爸还是坚持转出ICU,医生说如果住到普通病房就不能实时监测他的情况了,会比较危险,我爸还是坚持,他说他的身体他知道。
后来他转到了普通病房,这次,我和妈妈都可以进病房看爸爸了,以前在ICU的时候,能进去的机会很少。普通病房的人受伤情况好像都不是很严重,在我爸住在普通病房那段时间,康复了几批人,他们人都很好,都祝愿我爸爸能够早日康复。
后来我爸出院了,不知道是医院同意了,还是家里已经给不了继续治疗的支持了。我爸回到家的第一天,我放学回去,看到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爸出院回家的时候,连翻身都不会,手脚也动不了,只有手指能够慢慢动一下。那个时候,我还是想着,爸爸过段时间就会好了,因为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
后来的生活,其实和平日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我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妈背负起了父亲的责任,自己的责任也照样背负。我们后来搬家,以及家里的一切布置,都是我妈一个人去完成的。而且这个过程,她还要照顾我那瘫痪的爸爸,没错,我爸爸瘫痪了,全瘫。
我爸的情况是在去年的时候有好转的,当然这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慢慢的开始走路,不过步行非常缓慢。就在上个月,我爸已经能够下楼杵着拐杖慢慢散步了,这大概就是奇迹。虽然他现在走1米需要几十秒钟,步行的时间也很短,但是他的进步,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开心了。
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一篇关于家人被下病危通知的文章,病危通知下了之后不到半天,病人就走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爸出的那次车祸这么严重。看到病危通知单上爸爸的名字,再看看现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爸爸,我想,我爸大概重生了。我很感谢,我不知道感谢谁,我只知道我很感激,我爸被下了病危通知后,还能好好的活下来。直到现在,他除了步行不便,其他的,都在慢慢的变好。
看到病危通知的那一刻,我难以想象,我妈是如何度过那段灰暗的日子,既要照顾我,又要照顾在病床上吸氧的父亲。照顾生病的人不容易,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人,更不容易。我的父亲,那个曾经喜欢和朋友约出去喝酒的他,十年如一日的只能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度过的。但是我真的很庆幸,我爸和我妈,都熬过了那段苦日子,生活在慢慢变好。
如果那张病危通知下了后,我爸也像其他患者一样离开的话,我也会变成没有爸爸的小孩了,我妈也会没有丈夫了。我看着爸爸,那个曾经被下病危通知,曾经和死神碰面的人,现在好好的在我面前。脑海中突然出现过去这些年如果没有爸爸的日子,我想,我要更懂得珍惜。
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对象。因为他们在身边的每一天,都很不容易,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努力的活得更好。
我永远都忘不了,爸爸出车祸的那天,刚进ICU的那天,他说:“放学时间到了,我要去接我女儿放学了,快让我起来。”他很努力的想要起来,可是他动不了。我跑到他的床边:“爸爸,我会自己坐公交车回家的,你不用来接我,我会很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