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从晋国计划迁许(前557),到湛阪之役,再到伐楚方城之外,时间跨度大约半年。楚国上下除了距离事发地点较近的申公子格独自帅师反击之外,几乎全部处于静默状态,此大概有几方面的考虑。
1.势力对比
首先,从楚庄王时代的降服郑、宋,饮马黄河,再到楚共王时代与晋国长期的拉锯战,楚国总体来说一无所获。之前本就在其控制范围内的陈、蔡立场依然相对稳定,暂时没有完全倒向晋国的可能性。因此继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所谓争霸战争看来毫无意义。
两年后楚康王(前555)希望利用晋伐齐的“平阴之役”时北伐郑国,令尹公子午(子庚)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楚子……使杨豚尹宜告子庚曰:“国人谓不穀主社稷,而不出师……于今五年,师徒不出……大夫图之……子庚叹曰:“君王其谓午怀安乎!吾以利社稷也……(左传.襄公十八年)
也即楚国的执政集团认为经过庄、共两代长达五十年的战争消耗之后已经处于劣势,必须进行长期的修养生息“以利社稷”,而非在乎所谓“霸主”的虚名。
2.内部格局
前文已经介绍过,楚康王即位以来楚国内部政局特色就是新旧氏族的共治,而非一族独大,此还得到了《传》编修者的好评:
……君子谓:“楚于是乎能官人。官人,国之急也。能官人,则民无觎心……(左传.襄公十五年)
也即权力在不同氏族之间得到制衡,这就意味着大家能都得到一定利益,不必心怀不满,也用不着惦记别人,这就是所谓“民无觎心”。
如表所示,公子午为令尹的楚国诸卿中,穆族(金黄色底)、庄族(绿色底)、屈氏(褐色底)、薳氏(蓝色底)、养氏(无色底)乃至外族(灰色底)能够平分权力,避免了内部冲突。
上述局面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恶果也很明显,就是很难达成一致,加之公子贞(子囊)、公子午(子庚)先后两位“庄族”出身的令尹性格相对温和,前后执政共达十六年,期间极为罕见地没有发生诸卿之间的攻杀事件,而是体现了一种温和的平衡状态,所以这样的局面基本上成不了事,也败不了事。
相比之下晋国这个阶段的“六卿”格局也有类似的特点:
注意历史上晋文公建立并且长期得到维系的“被庐体系”在“车辕之难”后土崩瓦解,一度强大的“武族”基本退出晋国政权核心,取而代之的异姓荀、范、赵等家族后来居上,姬姓远支的韩、栾等族也缺乏典型的公族特征。因此晋国虽然被认为是“政出多门”,但是其排序则完全是基于各自实力进行的排行,而执政者荀偃态度强悍,兼任内、外两寮之长,完全可以左右政局。
因此这一时期晋国在内政外交上的稳定和一致性是楚国所无法比拟的。
3.外部威胁
由于齐国几乎在晋、楚“湛阪之役”的同时再次公开入侵鲁国,因此晋、齐对决已经指日可待,楚国这个阶段根本没必要花精力与晋国公开冲突,只需坐等齐、晋冲突决出胜者。如果齐强则楚国可以借机北上中原与之呼应,如果晋胜那也完全不至于攻入楚国境内,因此令尹子庚以静制动的策略实际上是极为高明的。
另一方面吴国虽然在战略方向上与晋国颇有些分歧,但总体来说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呼应:
而楚国从此将长期陷入在长江下游与吴国进行冲突之中,战火将直接波及楚国长期以来征服的广大南淮夷地区,这一迫在眉睫的压力也不再支持其继续分兵北上。
至此楚国在中原争霸战中开始完全转为配角,矛盾的焦点终于转移到晋——齐轴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