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飘摇王子
祭灶
[宋]佚名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是北方的小年,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过年也终于进入了倒计时。有民谣说:“糖瓜祭灶二十三;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炖大肉;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按照惯例,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祭灶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所谓祭灶,也就是祭拜灶神。据老人们说,灶神专管灶火饮食,还兼职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关于小年还有很多的故事,在这儿讲一个简单的。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最后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们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向玉帝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时候,一到了小年这一天,家中就热闹了起来。出远门的家人都必须在这一天回到家,要不就会被祭在灶外,好在每年的这一天,父亲早就放年假了,不用担心他被祭在灶外。
我们一家四口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扫房,也就是所谓的“除尘”。全家人齐心合力把所有家俱都被搬到屋外,我和弟弟负责把它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擦得一尘不染,门窗玻璃也擦得闪闪发亮。父母亲把屋里的墙壁、天花板、地面上犄角旮旯沉积的的灰尘扫得干干净净的,炕上的毛毡、席子都被扯到屋外弹掉厚厚的灰尘。母亲是个勤快的人,早在前几日,就把枕头、枕巾、床单、被罩都一一清洗了,所有被褥重新缝制了一遍,还把柜子里的衣物重新归置了一遍。父亲把家中所有的电线重新整理一遍,老化的电线被换成新的,电灯也被他顺手擦得纤尘不染。
等忙完了这一切,太阳就已经西斜了,看着家中院里院外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焕然一新,更显得温馨无比,一下子就有了过年那种喜气洋洋的感觉,再忙再累也都值得了。
晚饭过后,重头戏来了——祭灶。在被打扫的干净整洁的厨房里,母亲把早先准备的大公鸡用大茶盘装好放在一尘不染的灶台上。如果家中杀了猪,就要用洗好的猪头祭灶。这大公鸡是煮过的一只整鸡,双腿跪坐在盘子里,不可一世地高昂着头,鸡嘴里叼着一根葱。旁边放着一盘灶干粮,烙制的火候刚刚好,一个个精巧可爱,散发着淡淡的麦香,让人忍不住有一种吃了它的欲望,不过我可不敢吃,因为母亲说这是给灶爷吃的,小孩吃了嘴会歪。点燃两根蜡烛,上一炷香,献一杯烧酒,烧几张万神钱,最关键的是要烧一张灶码。这灶码原本是两张,上面印着骑马的灶爷,一张是要上天的,在二十三这天晚上烧的,还有一张是从天上回来的,三十晚上还要再把灶爷迎回来,就是要烧了这一张,那鸡也不能吃,等三十晚上迎来灶王才能吃它。母亲蹲在灶前,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烧了那张灶码。等那纸化为灰烬,一切完毕,就关了灯,锁了门,防着野猫进去吃肉。
我默默地跟在母亲身后,看她庄严恭敬地做完这祭灶流程,想必那灶爷享用了这人间的美味之后,到天上上奏给玉帝的都应该是好言好事吧。
成家之后,每年婆家祭灶却一直是公公在操作。与母亲不同的是,他在家中的灶台上方贴了一张灶爷灶奶的小画像,每次祭完灶还要放一挂鞭炮。
今年公公住院不在家,祭灶的神圣任务就落在了老公身上。我准备了祭灶的东西,唯独差了万神钱,他从医院送饭回来顺道又买了一点。以往,老公从来不关心这些事儿,我以为他什么都不懂,没想到还很行当,看来我的眼睛蒙蔽了我呀,那我就再不操心什么了。
一切都还算顺利,正当我准备出门扔垃圾时,却发生了一点小意外——老公在阳台放鞭炮时,手慢了一拍,噼里啪啦一阵响,鞭炮有一半儿炸到了阳台上,屋内顿时烟雾弥漫,呛人的火药味儿直往鼻子里钻,正在看动画片的小桐桐吓得跳了起来,闺女赶紧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卧室,关上了门。
看着阳台一片狼藉,我欲哭无泪,无奈地对老公说:“看来小时候妈把你管得太严了,连个鞭炮都不会放。”他嘿嘿笑着说:“真的是这样,一天到晚看得太紧,连个炮都不让放,到现在一放炮都还怯阵呢。老婆,你就再辛苦一下收拾干净吧。”
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动手清理起来。唉,还真别指望老公能给你帮忙干家务,能不添乱都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