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键盘上的,有几个按键因为长时间被摩擦变得反光。我仔细看了下,都是些平常用到的快捷键:Ctrl、C、V……我不禁叹了一口气,看来平常,还是这复制粘贴的工作做的最多。
办公室里的声音此起彼伏,时而听见急促的键盘声或是电话声,时而又听见一群人激烈的讨论声,几米之外的他们正围成了一个圈讨论业务。
我看着周围忙忙碌碌的人群,感叹自己只能敲敲电脑表格。来公司也快一年了,仍然做着一份边缘岗位的工作,没有晋升机制,也很少能开会听听别人对业务的想法。
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
微信闪动了一下,是很久没有聊过天的大学同学心怡。得知我要去日本游玩,和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哪里好玩哪里省钱。
“诶,你去环球影城最好错开双休,票贵人多。“
“这样啊,我们是跟团游,只能安排在周日。”
“那就不怎么美好了,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是自由行……"
自由行很贵,在办签证上对个人资产要求也很高。我突然意识到心怡从毕业到现在,应该在工作上顺风顺水了。平常也经常见她在朋友圈晒各种专门会议的出席照片。
我回想起了念书时候的时光。在我们懵懵懂懂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心怡毫不犹豫地给自己报了一所985的法学双学位。
“我喜欢法律,以后要当律师。”这是心怡大学第一课的自我介绍。
而后的每一个周末,心怡都会去上课,四年风雨无阻。
和她关系很好的我,带着一点猎奇心,去围观过一次。坐在第一排的心怡听课很投入,当老师提问时也积极大方的回答问题。
处在人生最自由阶段的我们,对这样有强烈目标的人,并没有触发过多的想法。
一晃到了大二,满腔热血的我决定去给自己报个英语考试打发一些时间。这个考试包含口语测试,需要找个搭档。我心想心怡这个上进好学的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拉上她,开始一板一眼地练口语。
我们选择了教学楼前面的情人坡做根据地,每天大课后,很有默契在那里一问一答。练习的频率非常规律,以致到后来,下课后都会有同学路过顺带捎上一句:你俩又准备去练口语吧。
等到快要考试的那个月,已经是深秋了。早起的时候天还没亮,我俩在没有灯的过道里,踩着楼梯默念着123往下走。清早的图书馆里,全是已经进入考研冲刺阶段的学长学姐,氛围有些压抑,但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这无疑是很高效的复习环境。
后来的结果,意料之内的还不错……
看着往日同自己并肩奋斗过的同学,在事业上越走越顺,我开始反省自己毕业这几年的选择。
第一年考研失败以后,明知自己不擅长数学,却因为相比已经复习过一年的东西,去学新东西是不是太冒险了的想法,再一次做出了同样的报考志愿;
找工作的时候,明知自己不喜欢会计的东西,却因为会计还蛮适合女生的,又多少学过一些专业知识,这应该是一份适合我的工作吧;
换第二份工作的时候,明知新工作可能和复制粘贴的上一份工作大同小异,却因为那是我已有的经验,所以工作起来会很顺利吧,继续在电脑前敲敲打打……
在做人生每一个重要选择时候,我都是保守的,思维单一的,似乎都建立在,我已经为某件事情付出了一定时间,我选择它,会比较有保障。而不曾考虑自己是否喜欢擅长肯钻研。
选择比努力重要。
磕磕碰碰走完毕业后的三年时间,我才渐渐读懂这句话。
希望自己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找到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抛掉那些虚假的安全感,然后深耕。